内容介绍 (1)(8 / 22)
写小说的。
老的少的一齐摇头,都说没听过这个名字,至少这个名字没弄出《水浒传》《西游记》那些个让人记得住的东西。魏漱孝说,作家就是一个吃饱了撑的工作,大官的女儿当作家是理所当然,就像青木川的女孩嫁人种地烧火养娃娃一样自然。
精英们对冯明没有过多谈论,不是不想谈,是没什么可谈,五十年的距离太遥远,他们一时还没有找到衔接的点,不像日日议论的魏老爷,谁起个头大伙就能接下去,老鼠拖锨,越拉越有分量,能拉扯出很实在的内容。他们对冯明的了解就是那么一段,冯明如一颗明亮的星,照亮了青木川的山山水水,在青木川掀起了冲天巨浪,又很快撤离了,把漫长的日子留给了他们。1952年,枪毙了魏老爷,没过半个月,冯明就离开了,这个使青木川改天换地的重要人物在青木川人的印象中竟然是连缀不起来的,飘荡在半空的,不是青木川的人忘恩负义,是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夹裹其中,让人不知如何掂起。
冯明到青木川来是既定的事,许忠德的孙子是地区的新闻专干,消息绝对准确。老汉们开始咳嗽、抽烟,开始闭着眼睛想心事。湿润的风从桥那边一阵阵吹过来,把老汉们的鼻子弄得都有点儿痒痒。
镇政协主席张保国低着头匆匆从宅院门口经过,许忠德咳嗽了一声,张保国立刻打转身,赔着笑脸走过来。张保国是当地人,住在镇南头,父亲张文鹤是个本分的种田人,在世的时候和台阶上的精英们一样,也是“众议院”的“议员”,所以在精英们面前张保国只有恭敬听命的份儿,不敢有一点儿造次。张保国过来跟每一位“议员”都打了招呼,掏出烟给“议员”们一一散发。
许忠德看了看手里的烟,慢悠悠地说,软“中华”……
张保国赶紧说昨日在县上开会,是人家的招待烟,会完了,他就把烟顺兜里了,不抽白不抽,剩在桌上还不知便宜了哪个小子。许忠德问县上开的什么会,用这样的高档烟。张保国说是招商洽谈会,有不少外商参加,美国人、日本人,都对青木川挺感兴趣,要来考察。
魏漱孝说,日本鬼子要进青木川?1939年他们沿汉江往上打了几回,都没打进来,这回倒好,我们要敲锣打鼓地欢迎了,还给预备了“大中华”。
张保国说,敲锣打鼓倒不必要,考察就是看看,转一圈,事情成不成两说着。改革开放,首先咱们的头脑得开放,无论哪国人来了,千万不敢追着看,不敢鬼子鬼子地叫,国际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