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回(3 / 9)
路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往前,一直往前,最后,要么胜利,要么倒下,没有第三条路客走。
在赵琚身边的十几年,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了解他,甚至胜过了解自己。这一次,徐若麟失踪,生死无讯。方熙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一边暗中派人赶赴关外战场查找他的确切下落,一边借由此事,审视身边的皇帝。到了最后,他觉得他完全能理解皇帝的矛盾之处。
是的,关于徐若麟,赵琚在矛盾。一边,是他信赖倚重了十几年的肱骨重臣,他为他打江山,平疆域,而另一边,他却是太子的恩师,是太子的重要依仗。
倘若赵琚一直安好,这样的局面或许还可以维持许多年不变。但不幸的是,赵琚不过壮年,却忽然患上了无药可治的疾病。于是平衡被打破了。
人其实往往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坚强。尤其对于赵琚这样的人来说。他用非正常的手段夺了天下,雄心壮志还没来得及施展,便忽然遭遇来自自己身体的巨大威胁,再强大的意志,难免也会开始软弱,更何况,赵琚原本就是一个多疑善猜的人?
太子其实是个悲剧。他的悲剧就在于,他的皇帝爹还正当壮年时,他便已经长大成人,并且隐然有可以取代他的意思——自然,太子本人或许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谁也无法阻止当父亲的去把这个儿子当做自己的假想敌:他有徐若麟这样的靠山,有萧正通等人的拥戴,他自己本身也极其出色,隐然有其父当年风范。
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已经成人的儿子越出色,父亲便越不放心——在无上的权力之前,什么都可以被放在一边,包括父子之情。真要怪,就怪太子自己太出色了。
方熙载正是深深了解这一点,所以才决定在此时果断出手。趁徐若麟生死未卜的时候,摒弃从前无用的武力之道,改从攻心。倘若皇帝自己想要对太子下手,那比他派十个一百个杀手还要直接有效。所以他趁安乐王赵衡过生日的机会,秘密传信,让柔妃带他出宫,自导自演了一场大戏,然后,顺利地将萧正通扯下了水。
赵琚能有今天,除了知人善任,他自己也绝非那种能够轻易被人糊弄的人。他或许也根本就不相信刺客的这些供词。但是就是这份供词,正戳中了他的命门。他的猜忌心告诉他,他正需要这个——哪怕一时不会对太子如何,能铲除那群肆无忌惮拥戴他的朝臣,为未尝不是一件顺他心意的事。于是一切都理所当然了。
本来,事情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是,就在他要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