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1 / 6)
是不打不骂不教养,说门亲事由着自生自灭罢了,母亲却是真菩萨。”
“你啊。”刘氏搂着她晃了晃,“庶子也好,庶女也罢,说出去都是吴家的孩子,吴家的闺女嫁的不好,在婆家或出尽洋相或受尽欺凌,你们兄弟姐妹又有什么好处?吴家的儿子不学无术整日在外面生事,你们兄弟姐妹又有何颜面?你说的那些都是眼界窄的,眼里只有鼻子尖跟前那么大的事,庶子养好了是臂膀,庶女养好了是门好姻亲。”
“还是母亲胸襟广大。”
“傻丫头,我若真胸襟广大,也不会让你二姐姐学的锱珠必较,你三姐姐怯弱无能了,如今我教她们一回,她们若不受教,我再不会教她们第二回,让她们在婆家碰的头破血流,慢慢的也就熬的什么都懂了。”
吴怡抬头看刘氏,刘氏保养的好,至今仍极有风韵,看起来像二十七八,在现代正是一朵花开的最盛之时,在古代却要娶媳妇、嫁闺女教养庶子庶女了……
“你又看什么?”刘氏笑眯眯的捂吴怡的眼。
“我看母亲生的好看。”
“我都是要当婆婆的人了,你浑说什么好看赖看的。”刘氏掐着吴怡粉嫩嫩的脸颊,似嗔却喜,女儿还是亲生的好啊。
端午
吴怡见识了一番古代传统气氛浓郁的端午节,好多传统都是她在现代不知道的。
要早早的起床挂菖蒲、艾草,要扎艾人、艾虎互相赠送。
比如浴药汤,要用艾草、菖蒲之类的草药捆成五毒草,熬成药汤来沐浴。
像是八妹妹、九妹妹这样的小孩,要“戴百岁、背布老虎”,穿戴上虎衫、虎兜、虎鞋,背着布老虎,鞋底还绣有“五毒”踩在脚下,脸上涂着雄黄酒,额上有大人蘸雄黄、朱砂写的一个“王”字,借助虎威来驱邪避恶;颈项和小手腕上戴着红、黄、青、白、黑五色丝线“百岁索”,吴怡看着暗暗咂舌,丫头们却也在她的脖子上、手腕上系了“百岁索”,言名了要到下端午节后第一场雨的时候才能摘下来,扔到雨里。
府里上上下下不论是太太、姨娘、姑娘、丫头都要戴花,粗使的丫头婆子们戴通草花、绒花;主子们和有脸面品级的丫头们或戴石榴花、或戴蜀葵的,吴怡戴的就是蜀葵,侍画是扬州本地人,指着蜀葵说扬州都叫这花端午花或豆腐花的。
夏荷拿了钧窑的花瓶出来,插上小丫头们采回来的新鲜的石榴花、蜀葵、菖蒲、艾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