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 炼虫(2 / 4)
后来因为山村附近的一处自然景色瑰丽绝伦的无名峡谷被发掘出来,成了佢县甚至恒泽市旅游业的王牌,突然村里便建了一座希望小学,连大木镇新建的第三中学校址,也都规划到了这里。
此后游客便再也看不到了鸹窝村的学生娃,翻山越岭去上学的奇异景象。
而第三中学里的洋老师则是一位五十多岁,三两年前来鸹窝村自助旅行的美国人,他看到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竟爱上了这座山村,莫名其妙便住下成为了助学自愿者。
习惯落叶归根的华国人自然不了解,西方国家公民这种普遍的童年享受自由、少年享受人生、青年享受拼搏、中年享受家庭、老年享受生命的世界观,觉得美国老头的选择实在是头脑发瘟。
“是亨瑞老师打的车?”张黎生惊讶的问道。
“是,你说这个老外,放着开汽车、住洋房的好日子不过,来咱穷山沟里看景,看着看着还支上教了,这是图啥?
他要是不来,这不也没…
唉,总之这都是命。”
两人交谈着来到了医院大门口,街上还是车水马龙,看来逐渐增多的旅行者,已经将夜生活的概念带到了这座偏僻的山中小城。
在小摊上买了十几个茶鸡蛋,几袋面包和纯净水,陶猎林带着张黎生坐上来时的货车,匆忙赶往鸹窝村。
因为游人太多,县城里的夜路比白天还难走,但出了县城之后公路便空寂了下来,货车行驶的速度也不知不觉加快了许多。
“二木你个瓜娃子,可不行这么快,慢些,慢些。”照旧和张黎生挤在副驾驶座上,中年汉子剥了个茶鸡蛋一边递给张黎生一边大声说。
司机二木借着大灯看着蜿蜒的路面,满不在乎的说:“阿猎叔莫担心,我跑县城到咱村这段路老些年了,还能出拧咋地。”
“那也是小心点好,”张黎生嘟囔了一句,转过头对张黎生说:“山虫子,回了村你先到叔家去住,等你阿爹的丧事办完了,咱再想以后该咋办。
转天我去县里公安局、民政局跑一趟,查查你阿姆在哪哈,寻不寻的到。”
“阿姆,阿猎叔我,我阿姆不是死了吗?”张黎生一下睁大了眼睛问道。
“你阿姆年轻着哩,十几年前我在城里看过一次,比我那婆娘都少相,那就能死了,说她死,那都是,那都是你阿爹骗你娃吶,”中年壮汉叹了口气说:“不过你还不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