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2 / 6)
到屋内,这才发现屋子里冷的很,没有一点热乎气儿,炕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咳嗽声空洞而无力。见他们进来,只是欠了欠头,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县里的人有些羞愧:“烈士家的条件怎么会这样,这乡里的工作怎么做的。”
陈豫北皱着眉头,上前看了看老人:“大爷,我是赵大哥的战友,叫陈豫北,我来看您来了。”
老人这才转动着不太灵活的眼珠子,打量了他一眼,见这小伙子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材,气宇轩昂的样子,可能是想到自己的儿子了,眼里闪过一抹激动。然后抬了一下手,像是要拉着陈豫北,但终是放下:“好,好,快坐。”
陈豫北也没多说什么,这样的生活状况根本不需要他多问。
“大哥的孩子呢?”
“被她舅舅接回去了。”引他们进屋的老太太说。
“乡里小学离的太远,老爷子身体这样也不能照顾孩子,她舅舅说城里的学校好,被她舅舅接到县里去上学了。”老人慢慢地说。
“老人病成这样也不治,家里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不修修房子?”陈豫北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赵子善牺牲后,大约有十几万元的抚恤金,加上战友和原单位的捐款,估计有三十万元左右,每年还固定有几千元的抚恤。
“这老爷子说,那钱不能动,那是给孙女儿的。”老太太又接口说。“孩子那么小,父母都不在了,身体又不好,老是闹病,总要给孩子留下点傍身的钱啊。”老太太边说边抹眼泪。
老人的儿子牺牲后,乡里委托村儿里找个人照顾老人生活,老太太和赵家做了几十年邻居,自然就负责起照顾的义务了,其实也就是送个三餐什么的,更多的也实在是力不从心。
这家里真冷,冷锅冷灶,老爷子咳的厉害。
赵子善牺牲后,C市公安局来过人,陈豫北当时因为听到丁佳欣去世的消息,去了江南那个小城,并没有跟着来,他并不知道那个共同出生入死的战友家里糟糕到如此地步。
赵大哥牺牲时死不瞑目,所有人想尽了办法,就是阖不上那双怒目圆睁的双眼,最后是陈豫北被战友用担架抬到他的遗体前,才给慢慢阖上了。这在当时被传为奇谈。现在,他终于明白,他不放心的,除了不满十岁的小女儿,还有这个扔在农村的老父亲。
“把孩子舅舅的地址给我吧,我去看看她。”陈豫北觉得在这里不能多待一分钟,他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