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同人卷 第三百三十章携手同归(大结局) (1)(19 / 24)
还是死了。
赵延昌知道外面有谣言,说他表面宽赦,其实暗地里下药,这样既除了后患,又落个好名声。
这些他倒不在乎,梁立国一百多年,有几个愚忠的遗民不稀奇,反正他问心无愧。
一个小毛孩子,放在他眼皮底下,周围几百个暗卫日夜盯梢,能翻起什么浪花来?他何必枉造杀孽。
就像梁瑾瑜,也有人建议他派兵剿灭。可人家在山里隐居,优哉游哉地过着田舍翁的日子,忙时耕作,闲时读读经书,甚至连老婆都不娶,连孩子都不生,十足闲云野鹤。他已彻悟豁达至此,杀之岂非罪过?
所以一切都不是问题,真正让他烦恼的,只有一件事。
梁太子死后,民间渐渐有一种说法,说赵绝了梁的宗祠,而且在近十年开疆拓土中,杀戮太重,所以子息不丰。皇帝后宫三千佳丽无一生养,连太子妃亦绝了育,东宫几年无出。
赵延昌心里清楚,这些谣言未必来自梁国遗臣,多半是自己的臣子们不甘心:他们的女儿仰慕太子威仪,日日遥望东宫而不得入,上京不知有多少贵族小姐在闺中蹉跎青春,却让一个不能生育的女人独得太子宠爱,这叫他们情何以堪?
儿媳遇劫,赵延昌并非不相信她的清白,故意对她冷淡,只不过要她知趣,别想一辈子独占太子。赵氏皇族就剩这么一个有生育能力的男人,怎么能让她一个人霸着?
谁知儿媳一场大病,儿子就疯了,借口肃清北方边疆,在上京整整待了三年未归。
山不就他,他只好就山,提前带着孙子们迁都上京。
现在旧事重提,赵延昌又动了心。两个孙子实在太少了,诺大的禁宫,里面有多少房子空着,要能多生几个孩子,也显得热闹些。
人心都是不足的。记得刚有尧儿时,他想,要是再有个弟弟就好了,免得尧儿太孤单。等到阿旦出生,他又想,要是再有个妹妹就好了,可怜赵家要推到四代以前,也就是他爷爷那一辈,才有个姑祖母,也早过世了。赵家几代没生过女孩,他真的很想要一个孙女啊。
基于此种心理,趁着儿子平定海疆归来,宫里大摆庆功宴的机会,赵延昌让一些候选女子随她们的母亲进宫,当堂表演才艺。
可惜儿子兴致缺缺,浪费了他的一番苦心安排。
后来的一段日子,赵延昌想了许多办法,全都没有奏效,也不知儿子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总之油盐不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