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同人卷 第三百一十四章惧内风波(4 / 4)
“不只如此”,俞宛秋继续给他分析:“你能这样随心所欲,还因为你是你父皇惟一的儿子。无论你怎么做,他只会支持,绝不会猜忌,不会误会你想要借机掌权什么的。但你这样做,实际上把枢密院给架空了。你想啊,赵国现在是建国初期,国家大略方针,重中之重,是开疆拓土,朝廷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都在为此服务,把军事这块抽走,枢密院等于成了空架子。所以,这次是他们长期累积的不满的一次总发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本就心怀怨愤,两位同出自枢密院的大人何至于为了这点小事闹到皇上跟前。”
她还有些话不敢说,枢密院大人们对赵佑熙的不满固然不容忽视,文武争功也是很要命的。现在还好点,朝廷正是用得着武官的时候,俞宛秋估计,这次赵延昌会偏向陆满仓这边,何况事情本身也是那两个所谓的才子不占理,陆满仓最多算防卫过当。
而等战事结束,赵国一统江山,朝政重点转移,那时文官们更会疯狂地排挤武官,如果再有皇帝做后盾,那排挤定了。
比如宋朝,皇帝老儿亲自出面,杯酒释兵权,最后落得皇帝举家被掳,成为有史以来最窝囊的皇帝家族。
可宋朝之事,不在此时的历史书上,不能拿出来当作前车之鉴。
俞宛秋会说出这番话,并非为了评议朝政,她的真正目的,是让赵佑熙看清他在朝臣心中的形象。
而她的皇后婆母,不过一失宠妇人,为何敢对太子妃派杀手,敢设计难产,如此胆大包天,背后必有人支持,而且是一股很强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