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前朝后宫(一)(1 / 4)
翌日,太后娘娘的口谕传达到前朝,选秀之事顺延一年,众臣终于暂时歇了心思。
御史大夫萧肃在朝上为太后娘娘亲自种莲藕之事说了若干冠冕堂皇的好话,把太后娘娘的这番举动比作女娲赐福,端的是母仪天下。萧大夫还说逊王殿下年幼顽劣、礼仪欠缺,亏得太后娘娘仁善,尽心尽力地教导,果然是慈母风范。
萧大夫虽然极少夸人,但夸起人来也是引据论典,洋洋洒洒说上半个时辰就不带词穷的。当然,以萧大夫刚正不阿的品性,是绝对不会被太后娘娘所收买的,他既能如此说,可见对太后娘娘的德行是极推崇的。
有萧大夫的金玉良言,更何况太后娘娘挖池子种莲藕的确花费不了几两银子,因此这件事便就此揭过,倒没有朝臣再提起。
萧大夫一上朝,这纷纷扰扰了一个月的事就这么解决了。所以说,萧大夫一出,谁与争锋?
两支副歌解决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便回到主旋律上头来。云州大涝不是头一次了,朝廷也有不少应付的经验,都成了规范的程序了,无非是赈灾、防止疫情、灾后重建三大步。赈灾的银子和粮食拨下去,尽可能地安顿灾民,防止灾民过度迁徙。若要表示朝廷的郑重,那就从京里调几个专门负责赈灾的官员过去,顺便再带上太医们,召集民间的大夫,添置大量药材运往灾区,照顾受伤的灾民们,以及防止疫情爆发。待洪水完全退了,工部的的官员们还得帮着灾民们重建家园,以及兴建水利,以保云州以后的安全。
这些东西皇帝知道,大臣们也知道,都有现成的章程。
关键在于银子。
大燕如今地域太广,自然需要大量的军队稳定边关,军费便是一笔庞大的数额。就因为地域太广,每年都有天灾人祸,这里拨一笔,那里拨一笔,不显眼,但耗银子。先帝爷虽然算不上穷奢极欲,但也存不住银子,死后给儿子留下的就是一个几乎空空如也的国库。燕清绝登基初期时局不稳,又有几次小规模用兵,银子哗哗地往外使,都是他咬紧牙关挤出来的。他经营这些年,兢兢业业,如今国库里也就只有压库的几百万两银子,这些都是有了去处的,轻易动不得。因此,能挤出来赈灾的还不到十万两。
十万两,就算全用到百姓身上,也才赈几个人?
云州那块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次大规模洪涝,前前后后少说也要花上大几百万两,就算把国库和天子的私库都清点出来,也没这么多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