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万国朝长安(二)(2 / 4)
在碧绿的荷叶下伸出脑袋,警惕地看着岩边这个不速之客。七星鹤老在我们身边转悠,早已布好了阵形,血红的眼睛冰冷地凝睇着——它们已经很久没有吸食到敌人的鲜血了,故而都有些跃跃欲试,只是因我站在身边神色如常,便也没有举动。
明明张之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氏,严格算起来,可以算作我前世沪浙一带出身的同乡,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江南美男子的优雅和魅力,却拥有了同北地男子一样高大的身形,更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智慧和野心。长安的阳光为他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却见他昂头傲然笑道:“这下回可便是姓张的了。”
我呆愣之间,张之严对我潇洒一笑,回首而去。
《旧塬书太祖本纪(二)》:
庚申年中,天下略定,大赦。百姓给复一年。陕、鼎、函、虢、虞、芮六州,传输劳费,幽州管内,久隔寇戎,并给复二年。律、令、格、式,皆沿用轩辕旧制。赦令既下,而窦党尚有远徙者,晋王上言:“兵、食可去,信不可去,陛下已赦而复徙之,是自违本心,使臣民何所凭依?且之严尚蒙宽宥,况于余党,所宜纵释。”上从之。
张之严与皇帝那段著名的对话成了天下归心、原氏宽仁的表率,给天下群雄吃了一剂定心丸,皆感平安盛世的来临。
元昌二年的夏天,大塬朝向天下广宣大赦诏书,凡率部来长安投降的窦氏余党或其他反对势力,不再追究过往,皆大赦,并根据实际情况,就地于朝中或外派安置。于是这一年,便在接待如流水般涌来的各路大小降军中度过了。皇帝也着实兑现诺言,优待来降的天下群豪,宽仁并济,安排妥当。
朝廷几乎每几天便往全国驿站广布平安旨,诏告天下,十年内战已经结束,使官府及时号召流亡在外或躲避山林间的百姓,可以回归家乡安居乐业,尽量赶在芒种时撒下最后的粮种。
元昌元年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北辽侵扰,州县骚然,内忧外患,一匹绢才得一斗米,就连在西京长安,物资也极度匮乏,百姓流亡千里,难民成疾,饿死者甚众,人口流亡,战区十室九空,百废待兴,皇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从后宫起,连同自己的用度开销皆削一半。
为了最大可能地休养生息,恢复国家机器的运作,抚平这十年来惨烈的战争创伤,宣布免天下徭役、赋税等二年,战事特别惨烈的汝、梁、鼎、青、虞、芮六州,以及幽州境内皆免三年,严禁地方官骚扰百姓,贪污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