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回 ...人人都需要夸奖(8 / 10)
生病了要不要过问?
……养过孩子的人可以无限类推下去,养孩子的各种琐事和麻烦,真是无穷无尽。
这还只是其一。
昌哥不是小猫小狗,他不可能永远关在小院子里的,是要出来的,平日在院子里玩耍时跟嫡出兄弟们碰到了,会发生什么?
昌哥不是跟十一娘毫无利益冲突的徐嗣诫,至少有50%以上可能心怀仇恨恶毒念头,他可是比团哥儿大了近十岁。
团哥儿还在长牙傻笑,连阴谋诡计是什么都还不明白时,昌哥儿已经能做很多事了。
在家里,哪怕时时有婆子看着,很多事情也是防不胜防。
--------------
再说顾二。
其实大家也看出来,那些有差事的男人其实是很忙的,想顾老爹一辈子长子不用教,三子没有教,也只教出了顾二一个。
梁老爹,嫡子不受教,也只教出一个庶长子。
袁老爹,只教出了袁姐夫。
其实,作为父母,精力和关注力是有限的;尤其像顾二这样位高权重的,每天下班回家已经晚上了,难得休息也没几天。
这些时间和精力用来教养嫡生子还来不及,还要分给昌哥儿?
真正要关注昌哥儿学业,生活,品性成长,乃至将来娶媳妇的,其实是明兰——事实上,古代男女也就是这么分工的,老爹只管每隔一段时间查一下功课和长进,就很好了。
-------------------------
所以,真正要为接来昌哥儿付出代价的,其实不是顾二,而是明兰。
顾二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了。
我早就说过,种田文里的人情是无法面面俱到的,古语都说‘忠孝难两全’了,何况是感情。
要照顾好昌哥,必然就得委屈明兰母子;要好好对待明兰母子,就必然要放弃昌哥。
------------------------
最后补充,个别读者之间的意见差异,其实不过是一件事:
一部分读者认为顾二光给昌哥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要给予关怀,照料,甚至感情;
另一部分读者则认为,哪怕是离婚夫妻,孩子判给母亲了,大多数老爹也只给赡养费,然后过自己的生活去了,何况曼娘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