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4)
,这是相对于几家已经分家的情况,更别说那些没分家的,家家户户一般都是三四个兄弟,就算不算上面两位老的,那掰玉米粒还是很快的。
收完了稻谷,老天赏脸只要小心晾晒,勤奋一些,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就干透了。所以这个时候是各家各户大小媳妇们可以轻松窜门的时间,处得好的就扎堆,各自抱着个竹筐装着玉米,边聊天边干活,这时各家的婆婆都不会说什么。
除了个别!
今年是明显的丰收年,过年到现在,该下雨时老天都很准时的下,也没有下多或者下少了;该热的时候也没突然变天,就如现在大家收稻谷到晒谷子,也没见以前时不时的刚才还万里无云,突然间就乌云密布,让你根本来不及收好晒着的谷子,大雨就已经落下来了;有时在你手忙脚乱的抢着把谷子收进屋,它却又乌云散去,太阳继续照耀着大地。
还真应了那句--六月天是孩子的天。
扯远了啊……总之,今年到夏天为止是真的风调雨顺,大家地里的收成都很不错。
何老宅子也因此消停了几天,今年多收了几担粮食,何老娘早笑开了花,忙着打算这些粮食要怎么安置,目前没有精力去挑老二家的刺,不过等到她回过味来,这些粮食是要分一部分给老二家时,情况可以提前预料了。
丰收年除了农民们高兴,镇上的县官衙隶也都很高兴,农民们收的多,他们收得的也会更多不是。
每每这时候几乎是衙隶们抢破头要争取拿到去收取税粮的名额,因为这份活儿会额外多给点份额,所以再少也是要争取的。
不过这种情况是到那些附近村庄,稍微远一点的也是可以的,只有几个地方,之前没抢到的这时却是各种谦让,似乎之前为了名额差点大打出手的不是他们中的人一样,哥俩好的勾肩搭背,你让我,我让你。
在这南方偏远地方,大山镇能办有一个小小县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方圆几千公里几乎都是山,大山镇几乎涵盖了大山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
别看大山镇山多,可是地属南方,该丰收的时候丰收,雨量多时因为山林多,影响也大为减少,大旱时也没到颗粒无收的地步。
总之,作为大山镇的县官那是油水不比其他大地方的少多少。
就是某些村子实在是太靠里面,除非熟人,不然还真没几个敢进去收的,之前不是没有胆大的前辈,可恰逢年节不好,好不容易收齐的税粮,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