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相约(1)(7 / 7)
。
“我现在不能答应你,我手头还有些事情,如果一切料理妥当,我也许会离开长安。”
霍去病笑着点了下头:“比去年的一口回绝总算多了几分希望。”
屋内的夫子讲得真是好,观点新颖,论述详细,每个问题都让学生思考着战争之理,最难得的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强求学生的观点一定要与自己一致。
“白起究竟该不该活埋赵国的四十万兵士?”夫子问完后,一面笑品着茶,一面环顾着底下的学生。
“白起身为秦国大将,一军主帅,却言而无信,答应给赵国兵士一条生路,却在诱降后出尔反尔,坑杀四十万士卒,言行令人齿冷。所谓‘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白起却在大军前违背自己的诺言,将来何以服众?此其一。其二,白起此等作为让秦国后来的战争变得更加惨烈,因为没有人敢再投降,怕投降后等待的又是坑杀,所以宁可死战,白起等于把秦国的征服变得更加艰难,让每一场战争都成了生死之斗。”
“学生倒觉得白起埋得对,如果没有白起坑杀四十万正值青壮年的男丁,赵国人口遽降,国中连耕作农田的劳力都匮乏,令赵国再无争霸天下的能力,秦国能否一统天下还是未知,或者七国争霸天下的大战要持续更久时间,死更多的人,受苦的只是平民。从长远看,白起虽然坑杀了四十万人,但以杀止杀,也许救了更多人。就从当时看,白起如果不灭赵国,那将来死的就是秦国人,他是秦国的大将,护卫秦国平民本就是他的职责。”
“荒唐!如此残忍行径,居然会有人支持,学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