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部分(1 / 6)
服,他说‘我投降,我投降’。我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如果凶手已成亡命之徒,手无寸铁的现场勘查人员都有可能遭殃。第二次,就是二氧化碳中毒事件。我的带教老师在勘查一个位于下水道的现场时,在沿着下水道下去的过程中,突然失去意识,好在周围有很多人,大家憋着气把他拉了上来,抢救一番才缓过神来。”
“你以前也遇到过二氧化碳中毒的事件?”韩亮问。
我点点头,说:“那次令我印象深刻。但我一直以为,能够积聚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的,肯定是像下水道这种密不透风的地方,完全没有想到这种开阔的旷野,也会出现二氧化碳湖。”
“那现在怎么办?”大宝问。
我说:“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消防队把氧气面罩带来。”
“那下面的五个人,是不是已经没救了?”一个村民哭丧着脸问道。
我叹了口气,说:“节哀吧。他们在那种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里,是熬不过一分钟的。”
说话间,三四名消防队员驮着几副沉重的带氧气罐的防毒面具爬到了山顶。
领头的一个中尉说:“消防车开不上来,只能靠人工,所以慢了点儿。”
杨大队点点头,说:“辛苦你们了,现在我们派几个人下去吧。”
“我去。”大宝说。
“别!”我立即制止了他,说,“你还虚弱,还是我下吧。”
“都别拉了。”中尉指了指身后的几名消防战士,说,“这种事情,我们比你们有经验,我们几个下去就可以了。”
说完,他们就开始往身上挂氧气瓶。
我感激地点点头。消防部队,这是一支伟大的部队,火灾、爆炸、地震、泥石流……不管多么危险,他们都要逆向前进。作为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在保护着人民。
消防战士们穿戴完毕后,我要求他们务必反复检查密封装置和氧气供输装置。在确定没有问题后,四名消防队员腰拴保险绳、身背氧气瓶开始朝这个“吃人”的山谷进发。
我们其他人更是加大力度为他们照明。
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看到几名消防战士平安下到了大宝失足的位置,仍然没有什么问题。
“看来韩亮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我高兴地说道,心里琢磨着怎么取证并保存证据。
“下面的同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