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5 / 16)
时,“如同阅读《堂·吉何德》、《伟大前程》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引人入胜”。
这位作家在创作上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是跟作家广泛的生活阅历和坚毅的奋斗精神有密切关系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现在只有55岁。他于1928年出生在哥伦比亚,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童年时代他住在外祖父家里,喜欢听外祖父谈论内战时期的往事,还喜欢听外祖母讲妖魔鬼怪的故事;由于受到两位老人的影响,他从小就酷爱文学,七岁就开始阅读《一千零一夜》和其它作品。尤其是他长大成人以后,长期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游历了欧美诸国,见闻也广博了。这不仅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让他积累了不少素材。从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说《拉丁美洲的孤独》中,更可看到他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相当丰富,特别是对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了解。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从1950乍开始创作,迄今已经写出了不少作品,其中有一些中短篇小说,如《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格兰德大娘的葬礼》、《恶时辰》、《纯贞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等,而最著名的、最有代表性的却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和《家长的没落》。西方评论界认为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学中投出的两枚“炸弹”。
加西亚·马尔克斯主要是以《百年孤独》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在给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评语中说,作者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涎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象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的确,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根据拉丁美洲血淋淋的历史事实,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了神话一般奇妙的世界;从小镇马孔多的建立、发展直到毁灭的百年历程中,活灵活现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的兴衰,马孔多镇很象是整个拉丁美洲的缩影。这部小说,场景琳琅,怪事迭起,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拓荒者如何翻山越岭去寻找伟大的发明;吉卜赛人如何把‘文明”世界的玩意带到沼泽地带这个偏僻的小镇;外国垄断资本家如何侵入这个盛产香蕉的小镇;本国独裁政权如何勾结帝国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