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部分(2 / 6)
起了卷轴,拂了拂表背沾染的灰尘,神情忽然怔忡。
待阿宝携宫人回还时,定权已经重新将宝相挂好如前,自然也没有向她提及这桩小事。他静待她行过礼,声色平静的通告:“我来告诉你,他已经殁了。”
阿宝面色一白,继而淡淡一笑道:“恭喜殿下得偿所愿。”
定权道:“也恭喜你。”
阿宝微笑道:“妾尚有何喜。”
定权道:“我会替你找到你的兄弟的。”
阿宝垂首沉默片刻后,摇头道:“谢殿下厚意——但是不必了,他一个罪余之人,于王土上苟且偷生,在殿下手中也好,在他人手中也好,又能有什么分别?”
定权走近一步,伸过手,似乎是想握住她的手:“这和我们开始说好的不一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无论他想做什么,都被她避开了,她乏力的笑笑道:“你不会明白的。”
事到如今,他似乎也不想再明白什么,他看着她,正了脸色,点点头道:“我不过是来知会你此事。你知道了,我这就走了。”
她亦不挽留,屈膝施礼:“恭送太子殿下。”
没有按照礼法,没有按照惯例,这一次她没有再目视他离去的背影。她同时转过了身,朝着与他相背的方向,静默地走入那被窗外的春光遗弃的,庭院深深的一隅。
----------------------------------------
作者有话要说:张牧之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金谷送客
靖宁七年春二月廿七日,常朝。自本月廿五至本日的三日中,皇帝已又下旨抄了赵庶人的府邸,而赵王突然获罪,为太子杖杀一事,亦早已无人不知。
抄家的敕旨经由中书省发放,罪人虽是未经司法,由金吾左卫按中旨秘密处置,而具体结案的卷宗却要由刑部和金吾卫共同结具。然而中书令杜蘅过去既亲东宫,新任刑书又全然对天子俯首贴耳,所以敕也罢,卷宗也罢,在都察院,大理寺的司法衙门及御史台的清流言官反应过来之前,都得以顺利下行,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其实不必中书省和刑部如此用心,司法衙门和清流言官面对这一事态,也已彻底懵懂。十五日朝会后,非但三法司,可谓全朝都被太子胁迫着参与了此案,人证物证俱在,皆知本次太子涉嫌谋反一案发难自赵庶人。照常理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