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齐心奋斗(3 / 5)
目相看啊?!
齐大郎的郁闷张巧儿自是尽收眼底,不过她却不得不费力的忍住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和齐大郎谈正经事:“既然齐大哥哥已经把铺子盘下来了,那我们也就能有个长久做生意的地方了,指不定将来还能把我们的熟鱼铺做成百年老字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是啊,我们的熟鱼铺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打出金招牌来是迟早的事,”齐大郎先是附和了张巧儿一句,随后突然记起了另外一件想和张巧儿商量的事,于是马上重新打起精神、兴致勃勃的提议道:“四娘,我们两家的人手这么多,单单是顾一间鱼铺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不如我们再开间茶坊挣钱如何?”
齐大郎的提议让张巧儿颇感意外,并下意识的问道:“开茶坊?”
“没错,我们可以在潘楼街往东去的那条十字大街上开间茶坊,那条十字大街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听说那一带的茶坊因生意太好,每天早上五更时分就点了灯、开门迎客做生意……”
张巧儿也想做点别的小买卖来分担风险,免得熟鱼铺一时出了什么岔子、让他们一下子断了生计,且张巧儿觉得开茶坊倒是不错的点子,于是当下就和齐大郎细细的商讨起来。
张巧儿听了齐大郎的种种打算后,很快就觉得这茶坊要是真开起来、生意很可能也会不错!并且张巧儿还可以把现代诸如奶茶、花茶、梅子茶等,都想办法在北宋调制出来卖!这样一来,茶坊依旧可以靠这些新鲜茶品来吸引客人!
于是张巧儿和齐大郎很快就初步达成了共识,准备考察市场过后再进一步商讨细节,待开茶坊的大小事宜都商讨妥当后,他们就可以动手筹备开茶坊一事了。
且先不提张巧儿和齐大郎如何筹备开茶坊,却说这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这两年来张巧儿等人身边发生的大小事务也有不少,最重要的一件便是张巧儿等人守满了二十七个月的孝,除了服、出了孝期,可以谈婚论嫁了。
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张二郎在顾氏夫妇的打点、疏通下,得以到国子监里就学读书。这国子监乃是大宋最高学府,并且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为学生,寻常老百姓就是有钱也进不了。
不过在顾氏夫妇的相助下,齐大郎和张大郎虽然进不了国子监读书,但却也进了汴京城十分有名的太学读书。太学一般从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学生,齐大郎和张大郎虽然学问都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