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跟村民们仔细叮嘱了一番,然后躲到隐蔽处藏好。 (2)(9 / 14)
话儿后便告辞出了沈府,依旧回了巷子里与秦铮作伴。崔宇对此甚是无奈,玉珠一走,他脸上就显出哀怨之色。邹氏见状,忙安慰道:“小妹打小就在秦家长大,舍不得那边也是自然,可无论如何她到底是沈家姑娘,血肉亲情,割舍不掉。”
自昨晚上崔宇和她说起这婚礼中银钱竟有小半是由玉珠所出以后,邹氏对她感情就不再是喜欢这么简单了。这京城里讨生活原本就不容易,多少官宦人家都是紧衣缩食地过日子,她一个十几岁姑娘家,一面要拉扯幼弟,一面还得挣钱营生,着实不易。这两千两银子对邹氏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玉珠来说,只怕是辛苦了这么多年全部家当了,竟然就这么一次性地拿了出来,邹氏如何能不感动,对这妹子更多了几分亲近。
这厢玉珠回了家,先扑到床上狠狠睡了一觉,到天快黑时才打着哈欠醒过来,睁眼一看,床边趴着个毛茸茸脑袋,玉珠会心一笑,伸手在他脑袋上抓了两把。
秦铮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眨巴着眼无辜地看了玉珠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大惊小怪道:“姐,你几天没睡过了?怎么困成这样?”
玉珠一边掀被子起身,一边回道:“认床,晚上总睡不好。还好那边事儿都完了,咱们也得赶紧准备准备,就要过年了。”
一听到过年,秦铮顿时欢喜起来,“这两日你不在家里,我左右闲着无事,便和余老爹一道儿去集市买了好些年货回来。你快过来瞧瞧,有你喜欢小米糖糕,特别香。”说着,便非拉着她去厨房,看他这两日战绩。
这两个大男人竟比她还想得仔细,连过年时鞭炮和香烛都早备好了,玉珠失望地发现,作为一家之主,她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添加。
姑嫂议事
腊月里,六部都封了印,顾咏却没能闲下来。
今年朝中大换血,引得京城里局势也跟着大变,崔家自然是炙手可热,顾府也同样宾客盈门。因顾信素来不爱捣鼓这些事儿,顾家便只有顾咏出面待客,虽说门房将来客挡了大半,但每日里总还有一两批,直把顾咏折腾得叫苦不迭。
玉珠在家里头却是一派闲适,进了腊月后,同仁堂又另聘了两位坐堂大夫,玉珠便清闲下来,只隔三岔五地去一趟。家里头则有余老爹和于婶子帮忙,秦铮也懂事,往年忙得不亦乐乎她今年居然找不到什么事做。
直到过了小年后,嫂子邹氏亲自过来拜访。
邹氏嫁进沈家后很快就将沈家大小事务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