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跟村民们仔细叮嘱了一番,然后躲到隐蔽处藏好。 (1)(22 / 23)
大夫,一面又逼着沈二爷写休书,将那以下犯上媳妇给休了。
老太太那里却也没讨得好,待大夫将她伤口一包好,沈老太爷也不顾她哀嚎,硬是逼着她马上就收拾东西出了城,道是再也不回京城了。
他们这群人狗咬狗,崔氏在一旁瞧得欢,回了府,不免绘声绘色地将今儿所见所闻说给丈夫和儿子听。顾信倒也罢了,听得连连捋须而笑,一旁顾咏脸色却十分不好看,待听到那老太太和邓氏都从沈家搬走了,脸上这才稍稍好转,却依旧带着些许怒色,“那沈家真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此看起来,玉珠没在沈家长大道是万幸了。”
回头又怕旁人乱传,特特地将此事告知与玉珠听,玉珠听罢了,亦是瞠目结舌,反应倒是和他如出一辙,“幸好崔大哥打小就搬了出来,要不,还真够他受。”
他们却是没料到,这桩子事儿居然被有心人给盯上了,几日后,便有御史弹劾沈将军家宅不宁,顺便还点出顾崔氏跋扈无礼等罪名。太子那里到底看着顾信面子,留中不发,只委婉地将顾信请去提点了一番。顾信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qǐsǔü,还没走出东宫大门,就摩拳擦掌地要去找那御史麻烦。
紧接着好几日,那个上谏御史就被连续弹劾,从他穿鞋子颜色到早朝时到朝时间,再到他府里几个妻妾吵架,两个月前府里死丫鬟等等,弄得那御史应接不暇,灰头土脸。
不消说,这自然是顾信做好事,不过他也不藏着掖着,明目张胆地承认,还当着众人面将那御史冷嘲热讽了一番。那御史见上头一直沉默,便晓得宫里头意思,不由得暗自悔恨怎么就惹了不该惹人。
又过了两天,便是揭榜日子。
玉珠特意没去铺子里看诊,惴惴不安在家里头候着等人来报喜。虽说之前顾咏一再地跟她保证,说秦铮文章写得好,今科必中,可结果未出来,她到底还是不放心。许是她情绪表现得太明显,原来还一派镇定秦铮也跟着紧张起来,抱着手里茶杯一杯接着一杯喝茶,喝罢了又连连地朝茅房跑。
榜在早上就放了,不时听到外头有放鞭炮声响,玉珠越来越不安,时不时地跑到门口去张望一番,每每瞧见有穿着贡院衣服人走过,就眼巴巴地瞧着,满心地希望他们朝自己走过来。
就这么等到了中午,好歹有人来报喜,说是秦铮考中了一榜举人,排在第二位。玉珠这才欢喜起来,赶紧让余老爹给了赏银,又将早已准备好鞭炮燃起来。
邻居们有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