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9 / 11)
》,有的站起来打哈欠伸懒腰,有的坐在那儿喃喃低语。一个留着大分头、满脸粉刺的小伙子,嘴里叼着烟卷,一只脚踩着小凳子,弯着腰,用一张十元面值的人民币,擦拭着皮鞋上的尘土。一个形同乞丐的老头,怔怔地盯着小伙子的手。一个年轻漂亮的少妇,把《圣经》装进丝线编织的精致书包,同时看了看箍在白藕般胳膊上的小金表。她长发披肩,口唇腥红,手指上套着光芒四射的钻戒。一个肩膀宽厚、面相憨朴的军人,把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折成长条,塞到绿色的捐献箱里。墙上用粉笔写着四个大字:以马内利。一个满面愁苦的老太太,坐在墙根的半块砖头上,解开蓝布包袱,拿出一摞草纸样的煎饼,嚓嚓啦啦地咀嚼。从茂腔剧团的练功房里,传来女演员吊嗓子的声音:咦——呀——六月里三伏好热的天——二姑娘骑驴奔阳关——咦呀呀——。一个光屁股的小男孩用尿滋着一个蚂蚁窝,汤浇蚁穴,蚂蚁们大难临头。一个中年妇女训斥小男孩,扬言要割掉他的小###,小男孩麻木不仁地仰脸望着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佝偻着腰,拖着两条僵硬的腿,对着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女人走过去。那女人额头上贴着一帖肮脏的膏药,头发上沾着一些发亮的血嘎痂。一个腿上生疮的老头,裸露着双腿坐在一条破麻袋上,成群的绿头苍蝇眷恋着他的流脓淌血的双腿。一只啄木鸟蹲在他凸出的膝盖上,快速地啄着他的疮口,并从里边叼出一些白色的细虫。他眯缝着眼,望着太阳,嘴唇索索地抖动,仿佛在念着神秘的咒语。教堂后边的大街上,传来高音喇叭的巨大轰鸣: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一对夫妻一个孩。生了二胎要结扎,提倡女扎。谁敢不结扎,罚款五千八。计划生育宣传车耀武扬威地开过去了。酒厂的秧歌队来了。锣鼓喧天。八十个穿黄衣扎黄头巾小伙子,八十个穿红绸衫的大姑娘,一齐扭动,腾起滚滚尘土,越过教堂的房脊。这支秧歌队几年内走遍了大栏市的每个角落。他们身上的衣服都用酒液浸泡得湿漉漉的。他们嘴里都喷吐着酒气,他们扭的是醉秧歌,看似东歪西倒,实则法度森严。他们打的是醉鼓,男鼓手们伪装着古代豪杰的骠悍。教堂院子里人有的被街上的锣鼓声吸引,仰脸望着超越屋脊的红尘;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神色沉静,有的目光呆滞。房脊上那个红锈斑斑的铁十字架在尘土中时隐时显,宛若耶稣神秘的脸。一个披麻戴孝的中年妇女哭嚎着走进院子,她的眼睛肿成水泡,只剩下两条黑色的缝。她的哭声悠扬,很像凄凉的日本歌谣。她手拖着一根碧绿的柳木棍子,肥大的孝衣上沾满鼻涕、口水和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