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十九章(3)(3 / 6)
奉上玉玺,这一次皇太极没再打岔,伸手接过。
黄色的缎布解开,露出一方青石玉玺,四四方方,约有四寸宽,底座不到两寸的厚度,顶上雕刻交龙纽,狰狞的龙嘴呲张,整个雕刻高约三寸不到。
我不禁“咦”了声,凑近细看,青石玉玺平整光滑,完全没有破损缺口:“不是说,秦传玉玺的一角曾被摔碎,后来用黄金补上的吗?”多尔衮倏地抬眼,目光凌厉的射向我。我心虚不已,可是心里仍是困惑不解,传说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夺权,索要传国玉玺时,太后怒掷于地,结果摔碎了一角……
皇太极手指抚过玉玺边角,将玉玺缓缓翻转,玉玺底刻着篆文,我瞪大了眼,微微吸气。
“写的什么?”皇太极侧头问我,声音压得极低。
“好像是……”制诰之宝“!”我不是很确定的回答。印上刻的是反写的篆文,我辨认得极为吃力。
多尔衮又是深深的瞟了我一眼,目光中略有惊讶赞许之色。
“制诰之宝……呵呵。”皇太极低低的逸出一声浅笑,极是悦耳,可是声音仍是压得很低,只我与多尔衮方能听见。“你们可知真正的秦始皇御制传国玺,刻的是什么字?”多尔衮不答,只是拿眼瞄我,我低下头,沉声:“不知是何字,只是好像也是篆文,听说乃是李斯亲笔所书……”多尔衮忽然接口:“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我不由一愣,转头看了眼皇太极,回过头又看了眼多尔衮,他俩皆是神色平静,笃定自然,毫无惊愕之色。
难道说……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枚玉玺并非是历代传国玉玺和氏璧?
皇太极略一招手,身后立即有太监奉上一只楠木宝匣,龙纹朱漆,装饰金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皇太极打开匣盖,里头铺垫明黄绸缎的软褥,他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制诰之宝”玉玺放置进去,而后“啪”地合上匣盖。
皇太极手捧宝匣,含笑不语。多尔衮突然啪啪甩袖打千,单膝点地,朗声高呼:“大汗受命于天,得传国玉玺,既寿永昌——”这番话讲的极是大声,四下里靠得近的贝勒大臣们个个都听了去,只听劈劈啪啪甩袖声不断,八旗将士如同海水般连绵不断的跪倒。
“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声振聋发聩。
我心遥神驰的站在皇太极身侧,已然忘却一切。
呼声维持将近十多分钟,我悄悄退后了些,皇太极坐在椅上与多尔衮两人絮絮的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