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部分(5 / 7)
一个时代中,我们总见到一些高贵的勇敢
的人,为了人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功业有大有小,孙
中山先生的功业极大,袁崇焕当然小得多,然而他们都是奋
不顾身,尽力而为。时代不断在变迁,道德观念、历史观点、
功过的评价也不断改变,然而从高贵的人性中闪耀出来的瑰
丽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之中,也
照亮了人类历史的道路。
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人群立了大功业,令我们感谢;有许
多人建立了大帝国和长久的皇朝,令我们惊叹。然而袁崇焕
“亡命徒”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遇,这个生死以
之的“痴心人”,这个无法无天的“泼胆汉”,却更加强烈的
激荡了我们的心。
崇祯和袁崇焕两人的性格,使得这悲剧不可能有别的结
局。两人第一次平台相见,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诺言,
杀机就已经伏下了。以后他请内帑、主和议、杀毛文龙,悲
剧一步步的展开,杀机一层层的加深,到清军兵临北京城下
而到达高潮。在这悲剧的高潮中,崇祯不许袁部入城是第一
个波浪;袁部苦战得胜,崇祯催逼他去追击十倍兵力的清军,
是第二个波浪;北京城里毁谤袁崇焕的谣诼纷传是第三个波
浪;终于,皇太极使反间计而崇祯中计。至于后来的凌迟,已
⑥
是戏剧结构上的荡漾余波了。
即使没有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终于还是会因别的事件、
用别的借口来杀了他的。
我们想象崇祯二年腊月中国北方的情形:
在永平、滦州、迁安、遵化一带的城内和郊外,清兵的
长刀正在砍向每一个汉人身上,满城都是鲜血,满地都是尸
⑦
首……
在通向长城关口的大道上,数十万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
行走,骑在马上的清兵挥舞鞭子在驱赶。清兵不断的欢呼大
叫,这些汉人是他们俘虏来的奴隶,男的押去辽东为他们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