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部分(1 / 7)
以伟大,主要是在文治教化,征战本非所长,如果基本战略
一错,局势就难以收拾了。
这次进军皇太极亲自带兵,集兵十余万,知道袁崇焕守
在东路,攻打不进,于是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出
发前对王公大臣说:“明朝若是肯和,我们采参开矿,与他们
交易,换来布匹,大家共享太平,岂不极好?但我几次三番
的求和,明朝总是不允,这次非狠狠打一仗不可。”十月初五,
抵达喀喇沁的青城。这条路很远,行军不便,诸将见到了前
途的艰难,不少人便主张退兵,其中以代善及莽古尔泰两大
贝勒主张最力,认为:深入敌境,劳师袭远,如果粮匮马疲,
又怎么回得去?纵使攻进了长城,明人势必聚集各路兵马围
攻,我们便众寡不敌,要是后路遭到堵截,恐无归路。金人
的根本是在辽宁、吉林一带。从山海关进攻北京,那是安全
的进军路线,如果打不胜,退回去就是了。现在远远的绕道
蒙古,当时运输工具简陋,粮草很容易接济不上。那时代善
四十九岁,是皇太极的二哥,莽古尔泰四十三岁,是皇太极
的五哥,两人比较老成持重。
少壮派大将岳托与济尔哈朗等人则支持皇太极(当时三
十八岁,排行第八)的进军主张。岳托是代善的儿子,当时
年龄不详,相信最多三十岁,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弟,三
十四岁,都是勇气十足。那日开军事会议密商,直开到深夜,
在皇太极的坚持下决定继续进攻。但皇太极也知道此行极险,
第二日早晨重申军令,不准吃明人的熟食,以防下毒,不准
酗酒,采取柴草时必须众人同行,不可落单,充分显露了战
战兢兢的心情。皇太极爱读《三国演义》,这次出师,很有邓
⑤
艾伐蜀、深入险地的意味。
自青城行了四天,到老河,兵分三路,皇太极命岳托、济
尔哈朗率右翼四旗和右翼诸部蒙古兵攻大安口;七哥阿巴泰、
十二弟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及左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