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部分(7 / 7)
典故。张巡在睢阳被安禄山围困,
苦守日久,军中无食,只得张网捉雀、掘穴捕鼠来充饥,但
仍是死守不屈。罗雀掘鼠是不得已时的苦法子,受到敌人包
围,只得苦挨,但怎能期望兵士在平时都有这种精神?
周延儒乘机中伤,崇祯在这时已开始对袁崇焕信心动摇。
他提到袁崇焕以“清慎为己任”,似乎对他的“清”也有了怀
疑。崇祯心中似乎这样想:“他自称是清官,为甚么却不断的
向我要钱?”
袁崇焕又到锦州去安抚兵变,连疏请饷。十月初二,崇
祯在文华殿集群臣商议,说道:“崇焕先前说道‘安抚锦州,
兵变可弥’,现在却说‘军欲鼓噪,求发内帑’,为甚么与前
疏这样矛盾?卿等奏来。”
“内帑”是皇帝私家库房的钱。因为户部答复袁崇焕说,
国库里实在没有钱,所以袁崇焕请皇帝掏私人腰包来发欠饷。
再加上说兵士鼓噪而提出要求,似乎隐含威胁,崇祯自然更
加生气。
哪知百官众口一辞,都请皇上发内帑。新任的户部尚书
极言户部无钱,只有陆续筹措发给。崇祯说:“将兵者果能待
部属如家人父子,兵卒自不敢叛,不忍叛;不敢叛者畏其威,
不忍叛者怀其德,如何有鼓噪之事?”
“罗雀掘鼠”和“家人父子”这两句话,充分表现了崇祯
完全不顾旁人死活的自私性格。兵士有四个月领不到粮饷,吵
了起来。崇祯不怪自己不发饷,却怪带兵的将帅对待士兵的
态度不如家人父子。他似乎认为,主帅若能待士兵如家人父
子,没有粮饷,士兵饿死也是不会吵的。俗语都说:“皇帝不
差饿兵。”崇祯却认为饿兵可以自己捉老鼠吃。
周延儒揣摩到了崇祯心意,又乘机中伤,说道:“臣不敢
阻止皇上发内帑。现在安危在呼吸之间,急则治标,只好发
给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