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5 / 11)
空服戳破,但还是小心为妙。除此之外,我也不想让碎玻璃扎脸。
接下来就比较棘手了。一旦将补丁包的封口撕开,在树胶凝固前,我只有60秒。我用手指挖出树胶,迅速涂到面罩的边缘上,再用余下的封住手臂上的大洞。
我用双手把那块长方形太空服布料在面罩上压紧,与此同时还得用膝盖狠命顶住手臂上的封口。
保持这个姿势120秒,确保密封。
看上去还不错,封口相当牢靠,树胶坚硬无比。此外,我还……怎么说呢,把我的手牢牢粘在面罩上了。
别笑!
回想起来,用手指蘸树胶确实不是最好的方案。还好我的左手还能活动。我不停地骂娘和唠叨,终于够到了工具箱。拿到螺丝刀后,我花了点时间把自己凿了下来(心里一直在抱怨自己怎么这么蠢)。这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因为我不想把手上的皮给扒下来,必须把螺丝刀插在头盔和树胶之间。最终,我的右手解放了,而且没流血,结果还不错。唯一的遗憾是,我的手指上接下来好几天都会残留有又硬又厚的树胶,跟那些玩万能胶的小孩没什么区别。
利用臂上电脑,我让太空服内增压到1.2个大气压。面罩上的补丁虽然向外鼓出,但还算牢固。袖管也鼓了起来,看上去就要撑裂了,但结果还好,没破。
然后我观察读数,分析气密效果到底如何。
结论是:不是很好。
它肯定将空气都尿出去了。60秒不到,它泄漏的空气已足以将整个气闸室提高到1.2个大气压了。
太空服的设计使用时间是8小时,这么长时间需要消耗250毫升液氧。安全起见,通常带足1升。其余的空气组分是氮气,它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增压。太空服泄漏时,就会用氮气来回填。太空服另备有两升液氮。
让我们暂且把整个气闸室的容积算作两立方米。膨胀后的太空服大约占掉了一半空间。也就是说,它用5分钟的时间为1立方米的空间增加了0.2个大气压,那相当于285克空气(相信我的数学)。罐中的空气密度大约是1克每立方厘米,也就是说,我刚刚损耗了285毫升。
三个罐子加起来,最初一共有3000毫升,大部分在气闸室泄漏时就已经释放出来维持压力了。此外,我还在不停地呼吸,也将一部分氧气转化成了二氧化碳,它们已经被太空服的二氧化碳过滤器俘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