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4 / 6)
和这一样的大;但是日本的参谋机关在计划它的战略的时候,几乎不把这政治的因素看在眼里。
日本政治战略的主要错误根源于一种先见;这便是对于中国人民目前正在推行着的统一,士气,爱国心,——和抗日思想——的深化和普遍性估计得太低。它在和一个不再存在的敌人作战——和军阀时代的中国。对于中国内部的分化里,腐败,叛逆,地域观念和不抵抗等自动的成分估计得太大,它在实际上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步骤来使这些阻力尖锐化,但是却因为它的军事行动使每件事情都促成了他们内部的紧张。由于它推测的谬误,对于这些得到一个及时胜利所必需的希望,它已是悲惨的失败了。
所以,即使在华北,它的预料也是毫无根据的。三个北方的行政长官中——河北省的主席宋哲元,陕西省的老督军阎锡山,或山东省意志薄弱的首领韩复榘——一个都没有变为傀儡。日本在这几省中几百万元的贿赂都白白的牺牲了。日本原需要征服他们每一呎土地的,现在却仍旧寸步未动。像北方这样弱的民族精神尚且足够驱策所有当地重要的中国领袖出来抵抗,并且用这惊人的力量来抵抗那种多数中国人都怕他们会出卖领土给人本的人。
一
论日本的战略(下)
在上海尤其在南京,日本在政治和经济的战略方面曾造成了它最严重的错误。现在一般都承认它的进犯扬子江,尤其是进犯南京即使在侵略成功的时候,也是它在军事上时间方面的大错误。我个人的意见以为这或许会铸成历史上一次断然的错误。它的结果和它所希望的颇相径庭。日本希望靠着这次对于华中一个实业,经济,和政治的中心的致命打击能够在表面上“叫中国屈膝”。但是不然,它却使他们站得更稳了。它攻击扬子江下游时的那种恐怖的震动,中国政府往日的经济基础的全部毁灭——所有这些恐怖的和极端主义的计划,产生了在空间上扩展这次冲突的变化,因此,日本才知道在时间上去限制这次战争——这些事实不但没有破坏抗战,却反大大的鼓起了抗战的朝气。
由于它在上海和南京的种种暴行,日本完成了几件它所应该竭力避免的事。它给予当时中国政府里的官僚们以一种经济上的破坏。那些官僚们在客观上都是反对战争的——上海的“买办阶级”,银行家,实业家,大地主的家族,和麕集在上海外国租界里的富商们,他们经济的兴旺大抵都依靠和各帝国主义间的妥协。它竟死命地暗损了他们在南京有力的政治活动,这种活动常是在赞成和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