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7 / 16)
—但没有焚毁!(红军远在好几百里外,反正不到这里来,为什么要烧掉渡船呢?政府军可能是这样想的。)但是怎样才能弄一条船到南岸来呢?到天黑后,红军押着一个村长到河边,大声喊叫对岸的哨兵,说是有政府军开到,需要一只渡船。对岸没有起疑,派了一只渡船过来。一只“南京”部队就鱼贯上了船,不久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了四川境内。他们不动声色地进了守军营地,发现守军正在高枕无忧地打麻将,枪支安然无事地靠在墙边。红军叫他们“举起手来”,收了武器,他们只得张口瞠目地瞧着,过了好久才明白,自己已成了原来以为还要三天才能到达的“土匪”的俘虏。
与此同时,红军主力部队大举进行了反方向进军,到第二天中午先锋到达皎平渡。现在过河已不是难事了。六条大船昼夜不停地运了九天。全军运到四川境内,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渡江完成后,红军马上破坏了渡船,躺下来睡觉。两天后蒋军到达河边时,他们的敌军的殿后部队在北岸高兴地叫他们过去,说游泳很舒服。政府军不得不迂回二百多英里才能到最近的渡口,因此红军把尾巴甩掉了。总司令一怒之下飞到了四川,在红军的进军涂上部署新的部队,希望在另外一个战略要冲——大渡河——切断他们。
①《长征记》,一军团编(一九三六年八月预旺堡)。②为东南之误。——译注
三
大渡河英雄(上)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可能遭到歼灭了。这种命运,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在遥远的大渡河两岸,三国的英豪和后来的许多战士都曾遭到失败,也就是在这个峡谷之中,太平天国的残部,翼王石达开领导的十万大军,在十九世纪遭到名将曾国藩统领的清朝军队的包围,全军覆没。蒋介石总司令现在向他的四川的盟友地方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向进行追击的政府军将领发出电报,要他们重演一次太平天国的历史。红军在这里必然覆灭无疑。
但是红军也是知道石达开的,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贻误军机。石达开到达大渡河岸以后,因为生了儿子——小王爷——休息了三天,这给了他的敌人一个机会,可以集中兵力来对付他,同时在他的后方进行迅速包抄,断绝他的退路。等到石达开发觉自己的错误已经晚了,他要想突破敌人的包围,但无法在狭隘的峡谷地带用兵,终于被彻底消灭。
红军决心不要重蹈他的覆辙。他们从金沙江(长江在这一段的名字)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