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4 / 16)
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县的全部的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除了红军主力以外,成千上万的红区农民也开始行军——男女老幼、党与非党的都有。兵工厂拆迁一空,工厂都卸走了机器,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东西都装在骡子和驴子的背上带走,组成了一支奇怪的队伍。随着征途的拉长,这些负担大部分都得在中途扔掉,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他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红军主力撤出江西后,经过了许多星期,南京的军队才终于占领红军的主要城市。因为成千上万的农民赤卫队和游击队在少数正规人员领导下仍继续坚决抵抗到底。这些红军领袖不怕牺牲,自愿留下来,他们许多人的英勇事迹今天仍为红军所津津乐道。他们打了一场后卫战,使主力能够突围远去,南京来不及动员足够部队来加以追逐和消灭与行军涂上。即使到一九三七年,江西、福建、贵州仍有一些地方由这些红军残部据守,而在最近政府宣布又要对福建开始进行一次“最后肃清”的反攻战役。
①这个词放在这里很难听,我查了其他资料,其实这些都是翻译的使用方法不同造成的——“虽然红党们否认,可是我敢说,在这一次围剿中,红军艰苦地抵抗这一年,一定在农民身上征发了不少的人力与物力。”以上是另外的翻译,提供给大家,请按照自己的喜好阅读——ZRED。
二
举国大迁移
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以后,就开始走上它历时一年的划时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这里只能作极简略的介绍。共产党人现在正在写一部长征的集体报告,由好几十个参加长征的人执笔,已经有了三十万字,还没有完成。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