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铁血帝国(本卷最后一章) (4)(15 / 22)
为了什么,被标榜为和平盛会的华盛顿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大西洋宪章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敲定,这新的一场战争却再次爆发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内幕?今后的世界是将走向和平,还是将要走向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战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想要知道的。一万两千多人的一支军队,在顷刻间遭遇灭顶之灾,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恐怕都不是一件小事,英国人即便不发起报复,恐怕也必定要从中国人那里讨个说法。
当消息传到英国国内,整个英伦三岛全都炸开锅了,就在此前一天,英国的各个报纸上还都在登载着通过华盛顿会议英联邦成为了最后胜利者的消息,而转过天来,他们铺天盖的报道的,就成了英军在希腊遭遇惨败的新闻。几乎每一个英国人都在唾骂,唾骂中国人的背信弃义,唾骂中国人的穷凶极恶,而在唾骂之中,有些声音显得更加响亮,那就是政府应该立刻对中国人宣战,用更加猛烈的进攻,来回击中国人这种卑劣的做法。
面对中国人突如其来地攻击。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也是迅速做出了反应,就在品都斯山脉南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丘吉尔便同法国总统戴高乐取得了联系。长期以来,这位英国的铁血首相,就是一个纯粹到骨头缝里的反华、反共主义者,他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社会主义趋向,都抱有深刻的成见。正是在他的游说以及坚持下,英国才不惜投入大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干涉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众多国家的国内革命。在丘吉尔看来,专制和共产主义就是一根可以飞速生长并迅速扩散的毒苗。只要你给它哪怕一丁点生存的空间,它就会迅速的蔓延到全世界。因此,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丘吉尔就一直在宣扬对中国和苏联的围堵。时至今日,他的这种思想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显得是愈演愈烈。
在同戴高乐的通话中,丘吉尔一方面寻求了自己大洋彼岸的盟友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同时也希望法国能够首先在舆论上,对英国提供支持,并通过外交手段对中国施压。迫使他们先无条件释放被俘的英军官兵。在另一方面,丘吉尔也希望美国能够正式介入这件事情,将原本在非洲修整的军队调往希腊,以支援英军在那里开展的战争。
毕竟是长期以来的盟友,戴高乐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丘吉尔的第一个要求,他声称,自己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同中国领导人取得联系,用最严厉、最具有威胁性的言辞向对方施加压力。但是对于直接出兵希腊这个问题,戴高乐并没有给于任何承诺。毕竟战争不是一件小事,同目前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