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6 / 7)
暮朝朝,地老天荒地等着他心爱的妻子。
有人看他等得实在太久,便问他,「你妻子会来吗?」
阿灰听了也不气恼,只答道,「会来的。」
「何时来?」那人又问。
「不知道。时间到了她就会来。」韦平的声音淡然而坚定。
阿灰等得太久,看尽痴男怨女。能劝的他就劝,劝不动的就随他去。
一日,岸边来了个小娘子,左顾右盼、不肯上船。阿灰苦劝多时无果,最后那小娘子为等得夫君,立誓愿化为石,只盼能等尽海枯石烂。
之后小娘子如愿化成了忘川旁的一颗石。
等啊等……等啊等……与阿灰一般,千秋万载地等下去。
忘川旁有无数石子,沿着河岸向天际铺去,无边无际,数也数不过来,全是痴情人的化身。
拾起一颗细看,能见到石上刻着某某人的名字。
自阳间归来之后,阿灰除了摆渡又给自己多找了一份工作。他每天在岸边捡石头,小心将石上的泥土给擦干净,好让有心人看清石上的名字。
众人都笑阿灰傻。这忘川旁堆了何止千年,积了何止千万,他就是日日擦也不过杯水车薪。
更何况,一个人若能被记得,如何会等成石?若早被遗忘,又等谁人来寻?
阿灰不答话,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沿着河岸擦过去。因为他终于明白,河岸边这些灰扑扑、不起眼的一颗颗石子,都是无数个阿灰。
他们等的不是千秋菩提,他们等的是一个人、一句话,一声……
「韦郎。」
【后记 盘丝】
因为某些原因,所以某丝决定,解释一下关于《渡夫》这篇故事里的一些设定。
因为故事背景不是台湾所以并不是台斤(六百公克),但它也不是大陆现行的斤(五百公克),而是古代重量单位的均值,每斤接近六百公克但未足。
为了免去各位换算的困难,某丝直接公布故事里的设定。玉环的身高约在一五二至一五五公分、体重约四十二到四十五公斤,韦平身高一六八至一七三,体重约六十多公斤。身高前者是结婚时、后者是死亡时。因为年轻还会长,所以不是定数。
再来是故事里玉环唱的那首歌。某丝原本想用诗经或诗词,但考虑到两人的文化水平,决定改用民谣。结果找了一整天都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