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3 / 7)
环这个女孩儿都能吟上几首诗。
小地方的女孩儿能识得字就已经称得上知书达礼,加之玉环心灵手巧,才十三岁绣工已不输城里的繍娘,人又生得娇美,性情也是顶温顺的,早在十一、二岁便开始有人来提亲。
杜氏夫妇疼惜女儿,想给她找个好婆家,遇上来求亲的人家便称女儿还小不想将她太早许人,要对方过一两年再来。其间遇上几个条件好的,杜李氏就借机给对方看玉环绣给自己的荷包,让人觉得此女奇货可居。
杜氏夫妇此举奏效,果真给玉环说了门好亲事,杜李氏便迫不及待来告诉女儿这个「大好消息」。
「女儿,娘有件大喜事要告诉你。」杜李氏拉了女儿的手,脸带笑意地说。
玉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直觉有种莫名的焦躁。她不安地拉了拉衣摆,略显局促地问,「什么事,娘您说。」
杜李氏见玉环拉衣只当她是害羞了,一脸喜气地道,「你爹给你说了门好亲事,是你大伯恩师的孙儿。」
科举考试时,当届的审阅官便是该届学生的「恩师」,并不是真的教导过对方,因此学生比老师年纪大的情况也是有的。
杜李氏口中这个「大伯恩师的孙儿」姓赵,今年十七,已是个秀才,称得上青年才俊。其祖父、父亲、长兄都是官,算起来还是玉环高攀了人家。
玉环闻言胸口一滞,说不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心头没有待嫁少女的羞涩,却有莫名的慌乱。
她知道这一日总该来的,却没料到来得这么快。
「这……这么早吗?」玉环胡乱抓了红盖头慌道,「可是我还有大半没绣完呢,霞帔也……」
虽说知女莫若母,可这年头子女的婚事都是由父母作主,哪里在意过当事人的心情?
杜李氏不觉不对,只当女儿羞得慌了,口中喊了声「傻娃」取笑她道,「哪有这么早。你想嫁,爹娘还舍不得呢!」
玉环略定下神,「那……是何时?」
「你爹和赵家说好了,这门亲事先订下,等你满十五了再过门。」杜李氏站起来,慈爱地将女儿秀气的小脸抱在胸前。「我的孩子,你出生仿佛还是昨……」
依靠在母亲柔软的胸前,玉环感受到母亲的感伤,不觉也有些红了眼眶。
母女俩相拥了一会儿,杜李氏这才放开女儿,临去前不忘叮嘱玉环一些琐碎事,玉环一颗心不知哪去,低着头嗯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