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小舅子(2 / 4)
去,收得回来。邱乾拿着手机看动漫,时间到了就能立刻丢下手机去做题。换作一个连起床都需要巨大勇气的人而言,一旦拿起手机了,还能这么果断放下么?
邱卫国和邹洁都是教师出身,当教师的最清楚教育的关键点在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最最重要的就是生活习惯。学渣和学霸的差距一多半都是在假期里造成的。像邱乾这种自己把自己每天时间精确到秒的孩子根本就不用上什么补习班,因为补习班的老师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两口子从来不和邱乾强调学习成绩,在他们夫妻多年的执教经验看来,只要各种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好那是必然的,而且,学习成绩仅仅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副产品”而已。
试想,一个人,每天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能把时间表精确执行,十几年如一日从不厌烦,那么即便他考试成绩不如人意,但这个习惯一旦用在任何一个他感兴趣领域中,其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
精准的计划性、强大的执行力、无与伦比的毅力,有了这三条,成绩不好简直就是见鬼了。
邱乾的情况就更特殊了。父母是教师,从小不给他上补习班,只是单纯地培养他的良好习惯,姐姐邱芸和另一个姐姐林雪菲则是学校红榜上长期上榜的文科学霸。一家子各种经验全都灌注到他一个人身上了,别的学生直到工作之后才领悟到的东西,他还没开始上小学就已经全明白了。
这么说,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学渣是放过,留着老师课上讲或者抄同学;普通学生则是向老师提问,等老师讲解答案之后算是完成作业。但是老邱家的“祖传经验”却不是如此。
邱乾碰上解不开的题目,则是先根据已知条件不停地去解,找一个方向,解一次,不行,再找一个方向,再解一次,还是不行……如此多次之后,拿着写得满满的一张纸去找老师。
普通学生问:老师,这条题我不会做。
邱乾则问:老师,这条题我试过这些方法,做到这一步就做不下去了,问题出在哪儿?
第一种提问方式,老师会按照老师自己的思路解一遍给你看,你能消化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第二种提问方式,则是直逼要害,老师会根据你的失败方案,直接判断出你哪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针对你薄弱知识点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前一种方法“举三”未必能“反一”;后一种方法“举一”之后的收获远远超过“反三”。
一次两次未必出现差距,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