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势力(2 / 3)
能是因为刘楷没把墨姝这蝗灾的功劳看得多重,或者是心思不在这上面。
墨姝领了赏赐,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蝗灾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次,而这次百姓并不像墨姝这样有前世梦里的记忆相比较,自然不知道墨姝养殖场的家禽消弭了怎么样的一场大灾祸。
在前世梦里,除了旱灾,蝗灾的肆虐使得不少地方粮食绝收,连草木都没得吃而导致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之外,还因为死的人太多了发生了瘟疫,好些地方比如齐鲁、中州等地几乎成了没有人的死地、坟场。
墨姝不愿意去回忆太多。
如今这样还好。
蝗灾的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因为随后的小国进贡成为了坊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内容。
但墨姝更忙了。
运河边接二连三发生人祸,而许多地方虽然蝗灾不严重,但是因为此前发生旱灾粮食减产,日子也不好过。
而因为开凿运河和准备西征都需要用钱,朝廷拨下去的救灾粮款很少,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各级地方官还贪墨这些救灾的粮款,送达灾区的钱和粮十不存一,税收也没有减轻,百姓怨声载道。
但刘楷却充耳不闻。
这次干旱和蝗灾,除了大梁之外,西北草原受灾更严重,不仅大片的牧草被吃了个精光,而且还引发了瘟疫。
若非西北草原地广人稀,只怕这瘟疫蔓延得更严重。
但即使如此,西北五胡也是损失惨重,眼看着过冬的粮食没有了,往大梁边境侵扰的情况愈演愈烈。
以至于各家的马场,包括魏国公府的,都不得不从格里原往白石城后移。
而且就是已经往白石城这边迁移了,还时不时受到西北胡人的侵扰。
有时五胡的骑兵甚至视这些大梁的马场为无物,不仅在这些马场抢掠一番,随后直犯白石城。
在这众多的马场之中,也只有晋国公府的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且还能在西北胡兵犯边时,对周围的几个马场回护一二。
西北的百姓,尤其是段月兰,不免开始怀念伍子珩还在西北时的日子。
只是由于西北的官员和将士大多报喜不报忧,看到胡人只是不时抢掠一番,也没有大举进犯,而且想着之前梁帝刘楷两次西征失利,不想在这时去触霉头,因此刘楷只是记住了这件事,想着等攒够了钱,征兵运粮再次西征,到时候再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