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终战(四)(3 / 4)
满的,自然知道范杰说的不是虚话,他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摆摆手对范杰说道:“那好,你也赶紧起程吧,晚了的话,天黑就赶不到古北口了,这一路上要小心一些日本人的飞机,他们的活动很频繁。”
“知道了,师兄,您放心,我会小心的。”范杰挥了挥手,然后跳上汽车,带着文强和一众手下重新向北行进,曾昭抡被他留了下来,前路危险,不能让曾昭抡跟他一起冒风险!
从密云一路北行,行人开始逐渐少了起来,军人和关卡多了起来。
南天门在密云县东五十公里处,这里距离古北口只有十里。
范杰在南天门留下了一车大米和半车猪肉,范杰本来想多留一些的,刘戡说了这些东西还是给古北口的弟兄更好一些,他们前线的条件要差得多。
刘戡是湖南桃源人,原本是第十师独立旅的旅长,第十师是原本是卫立煌的第四十五师,中原大战的时候改称第十师。第十师现任师长是范杰的一期学长,长沙老乡李默庵。那时候黄埔有这么一句话: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李默庵是长沙师范毕业,范源清那个时候在湖南师范担任中文系主任,有这层渊源,加上他长期担任卫立煌的副手,和范杰的关系自然很好。中原大战之前,第二师驻扎在徐州,第十师驻扎在蚌埠,范杰经常去第十师看望老师卫立煌,和第十师的这些湖南老乡熟的很!
在第十师,范杰和刘戡密谈了半个小时,这才从第十师离开。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原本在南天门和古北口盘旋的日军飞机终于向倦鸟归巢一样向北飞去,范杰一行人这才大胆的驶向了古北口。
在古北口长城下面的河西村,范杰抵达的时候,王启年已经在山下等着他了!
“营座!”王启年见到范杰之后,恭恭敬敬的向他敬了一个军礼。王启年是湖南衡阳人,和范杰有一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和范杰手下的王旭是远方堂兄弟,黄埔五期毕业,自从一毕业,他就给范杰当警卫,从警卫班长到警卫排长、警卫连长,现在王启年已经是黄杰手下的警卫营长了!
“好了,好了,松阳,你现在都是中校营长了,让人看见成什么样子。”范杰挥挥手和王启年抱在一起,他们俩在北伐开始到中原大战一直生死与共,一起杀出了一条活路,感情很深。范杰调到八十七师以后,本来想将王启年也一起调过去,但是后来汤恩伯在河南剿匪一役当中,溃败而归,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