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66】小太子发威(3 / 13)
皇甫倾嘿嘿地笑道:“背啦,背得可好了。”她不会承认,每天晚上都背哥哥压在床上背诗,不背就不让睡觉,快要累死了!
太后不信,笑了笑,说道:“是吗?那给大家伙儿背一首?”
众人纷纷朝皇甫倾看了过来,皇甫倾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背道:“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太后拍手称赞。
这种简单的诗词,不少孩子两岁便能背诵,皇甫倾都快四岁了,其实有什么可称奇的?但太后都说好,众人便不敢说不好,也一个接一个地夸赞了起来。
“公主真是聪明伶俐,背得如此流畅。”
“声音也特别好听,像天籁似的。”
“我们家孩子与公主同岁,却还一句都不会背呢。”
“娘,我都能背千字文了。”
“给我闭嘴!”
太后听见了好的,选择性过滤掉了那些不好的,又拉过皇甫澈的手道:“澈儿,你也给大家背一首,可好?”
“是。”皇甫澈拱手行了一礼,小小人儿,白玉雕琢的一般,精致可爱,偏那做派一本正经,像个小大人,“《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后眼眶微微一热:“好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众人被诗境感染,不禁露出了感动感慨之色,这首诗对大人而言没什么,可三四岁的稚童能抑扬顿挫地背诵出来,那种眉间的淡淡情愁,仿佛是融入了诗中一样,让人动容。
宁玥转头去看向玄胤,见他眸子里也闪过了赞许之色,明白对他对儿子的表现也是尤为满意的,她会心一笑,又看向了皇甫澈。皇甫澈也在看她,四目相对,她微微地笑,皇甫澈害羞地垂下了眸子。
之后,太后让人呈上螃蟹与美酒,席间有位小公子叫了声“无肠公子”,引起一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