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累晕了(1 / 12)
谢岩住在县里, 好处很明显。他出门拜访之前,能让乌平之教教他。
乌平之说他:“你以后出门,要请个师爷跟着你。给你出主意, 帮你看脸色。”
谢岩不要, 他有脑子,带这么个人算什么?他只是偶尔需要问一问!
今天去张县令家拜访。他对张县令是尊敬的,虽然陆杨送了多次礼物,张家都没回音,但他们状告公堂的时候, 是张县令判的。那件事对谢岩的影响很大。
这次带回来的礼物里,除了给乌伯伯的滋养补品, 就数送给张县令的礼物最贵了,是一支金笔, 虚有其表,除了贵,没有任何优点。
乌平之说:“两个衙差而已,他不会跟你纠缠的。金师爷也在, 他跟张县令提一句,你过去的时候,只怕不用开口, 罗家兄弟的事就办妥了。”
这样更好。谢岩怕纠缠,说久了,他讲话就不中听了。
两人说着聊着, 也讲讲学习的事。
谢岩回府城后, 就要去找师父学本事了,问乌平之怎么安排。
明年二月去应考,乌平之把还愿的事安排上, 往返折腾,日子都在路上耗没了。
乌平之很坦然,“我肚子里那点墨水,今年能考上举人,我都觉着很不错了。明年我会去考一考进士,能不能行,全看天命。这阵子忙着学着,不如之前刻苦,就当换换脑子了。可能是心境变了,我这两天写的文章,看着比从前好。文字都放松了,用词用句都很灵。观点虽不新,写出来动人。”
谢岩想看看,他早上还要出门,拿在手上看,走到门口,就把文章纸还给乌平之,点评道:“确实很好,你明年二月要是能保持这个水平,应当能取中。”
乌平之挑眉,“你老气横秋的,你又拿得准主意?”
谢岩见过崔二哥后,对一篇文章能拿什么成绩,心中就有数了。那是主考官,不是京城的普通书生。既然如此,以崔二哥的水平来做参考,显然不可取。
他又记得他师父跟他辩论点评文章时的说法,结合所看所学,把他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与之对比,少了些个人喜好,多了些客观分析。如此看来,其实脱颖而出也不用非要去追求“新奇”,能让考官完整看完,明晰观点,觉出趣味,也是可以的。
他跟乌平之说:“很多人读书厉害,但落笔的文思差一些。能写清楚心中所想,想法紧扣题脉的,又是十分少。我能做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