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今天她尝到新滋味了(2 / 10)
,下个礼拜五开庭。闫律师那边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争取一堂结束官司。那个谢贵祥,昨天又跑过来,想要赔偿2000港币和解,我拒绝他了。”
林遇梵不免吩咐:“下次他再来,直接把他赶走。免得他老往我们这边跑。”
开始说经营上的事。
陈主任打开笔记本:“最近我们把所有的印刷订单都转给了兆阳印刷厂,解决了印刷问题后,之前三毫纸小说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变。阿勇,你说一下情况。”
负责印刷的阿勇汇报了近期印刷的数量和质量。
听完,林遇梵道:“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订单都给到兆阳,还是要分一部分给别的印刷厂。”
阿勇不懂:“为什么?”
自己家的生意为什么要便宜别人?
林遇梵想的比较长远,她说:“我们还是要保持跟其他印刷厂的友好关系,可以少下一些订单,但不能完全没有。以防兆阳哪天出个故障或者其他问题,我们连备用的印刷厂都没有。”
上一世,林遇梵所在的《语林》杂志社就长期固定跟一家印刷厂合作,后因合作印刷厂机器故障导致没办法及时付印,他们急得到处找印刷厂代替,但当时,几乎每家印刷厂都有自己的老客户,也都优先印刷原有客户的订单,《语林》这种临时订单都只能排队,导致他们那一期的杂志延期3天才面世。
这成了《语林》杂志社倒闭的一个导火索。
王牧寻显然也有这方面的痛苦回忆,他赞同:“是要多跟几家印刷厂保持合作。”
陈主任听明白了,“社长说的有道理。那接下来,我们安排一些小单给其他印刷厂,以保持合作关系。”
阿棠把最近大半个月,书商那边的三毫纸小说和杂志销量做了一个汇总。
“三毫纸小说总销量12万册,其中一半销量来自于《黄金大劫案》。而《万象》杂志第四期销量是1万2千册。”
也就是说,2月份三毫纸小说至少盈利一万二千元,杂志盈利将近五千元。
运转得好,他们出版社真是每个月下金蛋的大母鸡。
虽然林遇梵没对员工有什么承诺,但大家都很高兴。
老板赚钱后,只要从手指缝里漏一点给大家,那他们的日子也比往年好过太多。
再说,林遇梵是个大方的老板,去年出版社赚的钱虽少,但年终她把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