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5 / 6)
当时皇帝并不是自己想的这个意思。
太子成婚后,开始跟着皇帝上早朝参与政事,手里头的差事也越来越多。
十年间,随着高产农作物推广,跟海商贸易发达,河道和堤坝的修缮彻底解决了洪水泛滥之事。
又因为农学、算数和蒙语的启蒙书传播开去,人才辈出,四海太平。
皇帝此事提出退位,让太子继承皇位,引起朝臣一片哗然。
朝臣纷纷劝说皇帝,毕竟皇帝还正值壮年,没必要这么早退位给太子。
太子虽说已经过了弱冠之年,却到底还年轻,需要再多历练几年才是。
皇帝却决心已下,朝臣怎么劝都不愿意改变决定。朝臣不得已接受了,只是皇帝在太子登基之前一个月,又忽然对外宣布要封后。
朝臣顿时麻了,明白皇帝是想在太子登基之前,让顺皇贵妃名正言顺成为皇后。
这样太子登基后,郭珍珠才会顺势成为皇太后。
如果不在太子登基之前立后,那么郭珍珠就永远跟皇后之位差一步之遥了。
只有一个月,有大臣认为这封后太仓促了,仪式可能会太简陋。
这就会让顺皇贵妃颇为尴尬,既是封后,却没有皇后应有的体面。
有知情的大臣心里呵呵,皇帝早就让人准备封后仪式需要的所有东西,却迟迟没有封后。
大臣原本还以为皇帝举棋不定,一时没能下定决心封后,一是担心封后会影响到太子,二是可能对封后有心理阴影。
毕竟皇帝连续好几任皇后,都是没几年就去世了。
因此还有人私下觉得皇帝身为天子,气势太过,让枕边人根本承受不住,很容易克妻,所以迟迟不敢再封后。
如今封后,估计也是因为皇帝见郭珍珠这些年身子骨是一年比一年好。
她受宠后在皇帝身边却从身子骨虚弱变得容光焕发,跟前几任皇后截然不同。
这才让皇帝下定决心,此时再次立后。
皇帝事先没说,也是在宣布立后之前才告诉郭珍珠,郭珍珠都惊呆了。
钦天监还选好了日子,郭珍珠掐指一算,还想着都没几天就要立后,这来得及吗?
然后郭珍珠就发现皇帝什么都准备好了,她就要出个人就行。
皇后的礼服早就做好了,郭珍珠这些年的身材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