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8)
有四格格在,小太子确实也偷偷松了一口气。
皇帝对他极为严格,小太子虽然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自己是储君,就该严格要求自己。
但是皇帝对待他,不像对待儿子,更像是对待臣子一样。
每次做功课点评的时候,小太子去见皇帝的路上,脚步都比平日要沉重一点,有点不想那么快面对。
因为皇帝看过功课后,不会直接说哪里不好,只会用朱笔圈上几个地方,然后让小太子回去琢磨一下。
皇帝对臣子也是一样,对一些折子上的事不够满意,也不会直说,而是圈上两笔,或者打回去。
至于什么意思,那就要大臣自个琢磨猜测了。
大臣们毕竟年纪大,阅历多,跟皇帝相处的时间也长,有些能琢磨出来。
但是对小太子来说,这就实在太难了。
反复打回去修改了几次,皇帝才算勉强满意,小太子也只摸到一点点模糊的想法。
如今有四格格在,那就不一样了。
她什么都敢问,想法很跳跃,却都在点子上。
小太子帮忙仔细回答,皇帝也愿意稍微引导一下,他就能把这个事情摸透。
再写章程的时候,小太子就能一鼓作气写完,对比之前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每次他不是琢磨一整夜,甚至有时候早起还在纠结要怎么写,有没需要修改的地方。
小太子哪怕写完也不自信,担心有哪里写得不够好。
这次他提笔一口气写完,检查后感觉十分满意。
凌音虽然努力读书,但是在皇帝给太子布置的功课上就实在帮不上忙了。
他只能更仔细伺候太子,帮着斟茶递水和磨墨,还陪着小太子熬了一夜又一夜来琢磨功课。
今天凌音给太子送蜜水的时候,见小太子这次写功课完全是一蹴而就,不由笑道:“殿下这次胸有成竹,看来写得极好。”
小太子听后,笑着点头道:“我也感觉这次写得很不错,少有的从头到尾都清清楚楚的。”
多得四格格在,他才能摸得如此透彻,巴不得这南巡的路上四格格多来几次,自己在功课上就能做得更好了。
小太子摸清楚脉络,知道怎么处置这些事,等回去后,他就能更得心应手一点,不会两眼一黑来抓瞎了。
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