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10)
梓下手。”
虽说南怀仁因此记恨戴梓,对戴梓下手不是一件值得宽恕的事,但是皇帝却觉得根源很可能在这里。
皇帝并不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会看错南怀仁,对方的确不是会掺和进权力的争斗当中的性子,那么对戴梓的恶意很可能是来自别的地方。
他想得更多的是,会不会还有第三个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拼命拱火?
皇帝顺着线索一查,就查到了张献忠的养子陈宏勋身上。
张献忠当初投降,一家子归附大清。陈宏勋得家里偷偷买官,混了个小官职。
戴梓一张嘴得罪了不少朝廷大臣,不少人都想找他麻烦。于是几年前有人怂恿陈宏勋办了宴席,还请了戴梓。
陈宏勋是个无赖,当场就直接拿刀子架在戴梓的脖子上索要三千两银子。
戴梓迫于无奈,只好写了欠条,回头送了三千两过去。
然而陈宏勋压根就不满足,并没有撕掉条子,而是拿着欠条一次次上门要钱。
戴梓受不了,后来就出手打伤了上门要债的陈宏勋心腹,跟陈宏勋算是结下死仇了。
陈宏勋后边见戴梓被皇帝重用,但是他真的爬上去的话,以后想收拾自己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吗?
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正好朝中大臣就没几个对戴梓有好印象的,尤其是南怀仁。
南怀仁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身份地位超然,又是离皇帝身边极近的臣子。
有南怀仁帮忙证实,皇帝更容易相信。
正跟陈宏勋想的那样,南怀仁拿出人证物证来,朝中大臣也纷纷附和,皇帝可能是相信了,也可能迫于压力,免得朝廷动乱。
加上当时正是平定三藩的时候,朝廷要是乱了,前线就要更乱了。
于是皇帝就直接把戴梓流放去北边,平息了这次的事,陈宏勋又能继续过逍遥日子了。
不过陈宏勋没料到,事情都过了几年,皇帝居然忽然想起戴梓来,还帮忙洗脱嫌疑,还了戴梓清白,又把人召回来!
陈宏勋顿时着急了,想去找南怀仁帮忙,但是对方却病了,闭门不见客。
他只以为南怀仁是担心东窗事发,这是准备关起门来躲避,更不愿意见陈宏勋。
陈宏勋又急又怒,想找其他之前的大臣们一起商量,发现一部分人早就被清理出朝堂了,一部分人被外派,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