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4 / 7)
三才看唱功,所以提起金雀,多是谈论她颇属难得的美貌。
金雀的照片还是很吸引人的。
但有谈及舞台的,却远不如京城报上那样鼓吹了,多数轻描淡写。现在的沟通说方便也方便,但还没有后世那样毫无障碍,大家看到多是本地报纸。
名角的名号能传到沪上,但没来这边淌过江湖,宣扬了解的还是不如京城本地。
在京城,早就没人敢说沪上布景是天下无双了。
可在沪上,还是会被质疑——
【又及,书学名家纪霜雨为导演一职,将带来所谓写意式样舞台,据闻曾在京城创下演出记录,连演月余,或可一看。】
【纪霜雨于京城战败闽帮布景意匠蒋四海,京中一时奉为行首,此来似有雄心。可惜蒋四海并非闽帮头号人物,布景界更有数派高手,所谓写意风者,在沪上能否创下佳绩?】
【舞台据称是京派新兴风格,守旧写意,不知会否影响金雀演出效果。】
因为字帖的发行,学生几乎人手一本字帖,纪霜雨作为书法家倒是扬名了。可沪上新闻界,看上去对他的舞台设计,不少还是抱着怀疑态度的。
——也有说好话的,要是仔细看,基本都和昆仑书局沾关系。
戏剧是要亲眼观看,感受才最深的艺术。
沪上的记者编辑们,便是看到京城同行的吹嘘,在难以想象实景的情况下,还是没法立刻产生认可,他们自己平时也没少运用夸张手法。
何况这里还是蒋四海的大本营,他们能看纪霜雨顺眼么。
再者说,两边观众爱好嘛,本来也不太一样。
多少京城名角来了沪上还不是折戟,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好征服的!
还有少数提及春雷剧社的,兴趣倒还高点,因为他们是这边的高校请来演出,而且据说是更加创新的写实风——这个更符合沪上惯来的审美,让人好奇还能怎么再创新。
于见青虽然是新剧人,但他早已视纪霜雨为自己人,他自己也看了,纪导演布置的京戏也是绝佳的,具有开创性的。
“这哪里极好了!有些个记者,没有眼见之实,便妄加揣测。守旧是守旧,写意是写意!”于见青为纪霜雨叫屈,还不满地看着徐旭。
商业剧界便是这样了,无论新剧旧剧,生意是第一的,能兼具艺术性那固然好,但一定要选择,当然选赚钱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