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随机性预测模型(8 / 16)
好比打仗。
才华是武器,毅力是盔甲,胆量是金戈铁马。
牛思源输人不输阵。他握着一只签字笔,笔尖在纸面上轻轻戳了两下:“林知夏小朋友,我们这个学科里,有一批研究人员专门做确定性模型。你这么一说,可是把前辈们的功劳都抹去了啊。”
“我的意思并不是……确定性模型没有一点用呀。”林知夏歪头看着他,一副很困惑的样子。
她和牛思源的沟通不太顺畅。
她觉得牛思源完全没明白她的解释。
既然牛思源不赞同她的修改意见,他就应该从数据建模的角度反驳她。牛思源和她谈起前辈的功劳,又有什么用呢?
牛思源憋着一口气,详细叙述道:“我延续自己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还把模型拓展了。从今年九月到十二月,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上。”
他还没说完,导师沈昭华打断道:“牛思源,你的立意、选题、整体架构没有问题……”
话中一顿,沈昭华终于找出牛思源的优点:“你的文笔非常好。”
文笔?
如果一篇论文的亮点只有文笔,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
在导师沈昭华、学姐朱婵、小恶魔林知夏的面前,牛思源快要撑不住了。
他心中暗想:难道,我这种二十多岁的大好青年,还比不上一个九岁小女孩吗?
命运给予他沉重一击,他的身形摇摇欲坠。
他一只手扶稳了桌子,发出了来自灵魂的拷问:“林知夏,你要改我的建模,请问你想怎么改?我们商量几个参数,你能立刻构造一个表达式吗?”
“我大概可以?”林知夏试探道。
沈昭华却给林知夏留了一条后路:“不如先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她望向了朱婵。
朱婵领会了导师的意思,马上给林知夏出题:“林知夏,来,假如我们有一份包含泥沙、粉砂和泥质物的混合物。我们把这份混合物倒入一个装满水的角度为Beta倾斜容器中,它流动时的状态,在水文地质领域被称作为浊流……”
“我知道。”林知夏乖巧地回答。
朱婵问她:“你看过浊流相关的论文吗?”
“嗯嗯,”林知夏点头,“它的英文名是turbidity current。”
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