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3 / 9)
,他为大盛的未来垫下一块砖,剩余的高楼大厦将由后辈志士一点一滴去搭建。
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楼喻的日常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他亲自解决。
朝廷的官员大多还是有真才实学的,有些小问题官员们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没必要惊扰到他。
但今日朝堂上,有些问题让群臣深感无措。
楼荃道:“陛下当初在八州设立物流体系,并且可以异地寄钱取钱,后来全国上下皆以八州为例,建立寄存点用来存取钱财。这种模式的确方便百姓,但我大盛这些年越发繁荣,各地寄存点每日光是清点铜钱都耗费极大的工夫,存取钱财的效率越来越低。若遇上钱财数量庞大的客户,清点过程中极易发生失误,有损官府威信。”
殿中陷入沉思,可还没等大家思考出对策来,户部魏思又出列禀报。
“启禀陛下,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不少商户,有些已成气候,但更多的却很快湮灭。臣仔细调查过,发现这些小商户大多是被大商户吞并抑或打压,很多地区的商业都由大商户把控,其余小商户很难继续生存。大商户为了攫取利益,时常抬高价码,给寻常百姓造成不小的负担。”
楼喻心道:这不就是垄断嘛。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那些小商户自己无能,没了也就没了,朝廷还能管他们死活?魏尚书何必在朝堂上说这个事儿?”有人质问。
魏思面色不改,回道:“我不是为了小商户的存亡,我只是认为,大商户肆意操纵物价,会危及百姓利益。”
“官府有市价标准,只要他们没有违反市价,何来危及百姓利益?”有的人就是不理解其中的门道。
魏思皱眉道:“大商户有大商户的好,小商户有小商户的好,这两者都是百姓所需求的。譬如,同样是卖糕点的,大商户面向的顾客或许是达官贵人,他们追求最顶级的食材和口感,定价肯定高昂,寻常百姓买不起。小商户面对的是寻常百姓,他们的要求不高,只图吃个新鲜或送礼,即便如此,对于寻常农民来说,一年恐怕都吃不到一回。”
其中的门道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但魏思的意思很明显,垄断势必会造成弊端。
财政部和户部的问题,让只读圣贤书的朝臣们无所适从。
楼喻饶有兴味地看着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