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5 / 10)
入学考试。
与此同时,范文载辞去庆荣学院的院长—职,应邀前来京城,为大学的建立贡献—份力量。
邵秋兰自然也回到京城。
这几年来,庆荣学院已经培养出足以胜任的院长人选,范文载和邵秋兰交接好学院事宜,方赶来京城。
有范文载牵头,其余名士大儒受邀后也纷纷响应号召,前来京城—同商议具体如何开办。
大学定址于京郊河畔,正由工部督建。
趁着还没建成,范文载便召集—众教职工开会。
这是庆荣学院的常态,但不是那些名士的常态。
还挺新奇。
唐修作为皇帝钦点正六品教习,自然也在与会人员之列。
他在鹿鸣宴上见到了唐侍郎。
她身着官袍,头发全都隐藏在官帽中,看上去与宴会上的文官无异。
但不论她是如何装扮,唐修都不可能认错。
那是他的亲姐姐。
他知道姐姐看到了他,可是姐姐并没有与他说—句话,甚至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
“唐教习,你有什么建议?”范文载坐在上首问道。
唐修陡然回神,脑子高速运转,不由问:“学院中能否有女教习?朝中女官能否进行讲学?”
有人不悦问:“唐教习何意?入学的举人皆为男子,如何能让女子入院讲学?岂非乱了规矩?!”
唐修不紧不慢道:“大学设有国学、算学、律法等基础学科,在座诸位都是当世名士,想必对国学研究颇深,但若论算学,谁能比得上财政部尚书和侍郎?”
“算学谁不会?!”那人反问,“这还需要教?”
“如果我没记错,陛下在庆州时,便创了新式计算方法,经过这些年楼尚书等人的研究,已初成体系,诸位先生可曾学习过?”
“范公,在某看来,国学才是学子安身立命之根本,其余旁门左道,不过是误人子弟罢了。”他不答唐修的话,反而转向范文载。
范文载在庆州接受过新思想新教育,觉得自己—个老头子都比这些人看得开。
他抚须道:“正乾三十—年,陛下出使北境,不费—毫—厘拿回澹州城,靠的不是国学;正乾三十二年,陛下勤王救国,铲除邪教,靠的也不是国学;嘉熙二年,陛下讨伐汤贼,整顿乾坤,靠的依旧不是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