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6 / 9)
楼喻数着进账,听着冯二笔汇报外头的怨言,只觉得妙趣横生。
“赚了这么多钱,咱们得做些实事了。”
他召来工部尚书吕攸和交通部尚书樊克。
“庆州距京城太远,朕决定在京城附近选址,复制庆州的工厂,吕爱卿以为如何?”
吕攸清楚近期楼喻赚了很多钱,他现在也不纠结钱的事儿了,只略略一想,便道:“回禀陛下,复制厂房可以,但技术工人和相关管事从何处招收?”
“从庆州调一些有经验的人过来,这么些年,他们总该培养出足以胜任的副手吧?让那些副手接管庆州事宜。至于其余人手,可登报向全国招收。”
盛国这么大,人这么多,还怕没人来干活?
更何况,他打算将这些变成国营工厂,届时贴上“皇家”的标签,就是冲着这名头,也会有不少人愿意进厂做工。
“陛下思虑周全,微臣遵旨。”
楼喻又转向樊克:“各地府衙交通局已经招到新人,是时候该历练历练了。让各地交通局考察当地官道,若存在需要修补的情况,便记下详情,再呈报中央,核查通过后,由朝廷拨款进行修补。”
“臣遵旨!”
很多地方的官道年久失修,当地官府又拿不出钱修补,非常影响交通效率,也会加剧当地的封闭。
还有的地方连像样的官道都没有,没有一条通达的路,经济就搞不活,经济搞不活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更修不了路,这是一个死循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楼喻从富户手中赚那么多钱,当然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整个大盛着想。
新朝建立后,全国各地的府衙就没有歇息过,一条又一条政令从中央下达,在楼喻的高压下,所有人都绷着弦投入建设大业中。
谢茂入职后,本来还觉得每天闲得发毛,结果交通部突然下达文书,事情来了。
和他一同入职的还有三个同僚和几个上司,令人欣慰的是,大家都一身干劲,积极投入工作之中。
比起其他州府,京城附近的官道要好得多,但他们的工作任务并不算轻。
朝廷有指示,京畿范围内,除官道外,他们还需要负责其余小道的规划、修建等,这个小道甚至包括村镇。
谢茂等人经常出门办差,深入民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