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5)
论是麦种还是气候,皆与往年无异。”
“那是为何?”冯二笔没种过地,完全想不明白。
“许是地力不足,庄稼吸收不到养分,自然干瘪无谷。”
楼喻跟他举例子,“就像人一样,若是从小饿肚子,也会长得瘦小。”
冯二笔理解了一半。
“粪肥奴懂,可骸骨有什么用?”
楼喻一愣,因为骨头经蒸煮后磨成粉可以增加钙和磷啊!
他没法跟冯二笔解释钙和磷,有些憋得慌,只好道:“你依我吩咐去做便是,莫要多问。”
“是。”
冯二笔就要告退,突然想到什么:“殿下,有人问收不收鱼骨,奴该如何回应?”
“当然要!”楼喻眼睛一亮。
他暗恼自己没交待清楚,立刻嘱咐:“鱼骨,鱼鳞,虾壳,蟹壳以及牲畜蹄角我都要!”
言罢顿了顿,问冯二笔:“庆州府能收到大量鱼虾骨壳吗?”
按理说,沿海城市更方便提供这些。
冯二笔细眉一弯,“殿下,咱庆州府临海,有不少鱼贩呢。”
“当真?”
楼喻坐直身体,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他穿来这么多天,因原主没有相关记忆,又无地图可查,还真不知道庆州府竟然是近海城市!
也就是说,他可以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古代,什么最赚钱?
贩盐绝对是其中之一!
有海就有盐啊!
他立马问:“海边有无盐场?”
冯二笔颔首,“有的。”
楼喻摸摸下巴,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若他没记错,古代一般是盐铁官营,盐场乃官府所建。但很多地方私盐猖獗,官府不是管不过来,就是与私盐贩子勾结在一起攫取巨利。
大盛朝不可能没有私盐。
庆州府拥有盐场,他就不信庆州知府不会从中牟利。
楼喻如今最缺的就是钱,而目前看来,最赚钱的就是贩卖私盐。
粮食增产的战线拉得太长,但贩盐绝对是短期内可以获取巨利的事。
不过,若想动朝廷的蛋糕,还得徐徐图之。
有机会,他一定要去盐场瞧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