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8 / 13)
华列为第一。
“陛下,傅坤文章练达,立意深远,一气呵成,实属天纵之才,可为一甲头名!”
韩玄与程康读过傅坤的文章后,皆十分赞赏。
只是新上任的内阁大臣,户部尚书章知客却认为傅坤提出的几条吏治虽好,却难以实行,该让另外一篇严谨朴实的文卷列为第一。
章知客是务实之人,不太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可堪为状元。
皇帝将最好的几片文卷选出来,细细研读数遍。
“傅坤才气逼人,文章锦绣,实属难得,柳如晖字字珠玑,切中要害,乃实干之臣,再有这位曹少天,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写得一手好字...”
“以朕之见,此三人皆有状元之才,只是柳如晖字里行间彰显品格卓峻,堪为第一,曹少天为榜眼,傅坤嘛,年少清纵,合属探花郎....”
三人中,傅坤长相最为出众,被点为探花郎。
可百官依然觉得柳如晖严谨有余,曹少天辞藻过于华丽,唯有傅坤三者兼之,不给他状元委屈了他。
可皇帝以傅坤年少缺乏历练为由,驳了百官的请求。
夜里,皇帝“负荆请罪”,将事情经过说与傅娆听。
傅娆正在给孩子整理衣物,失笑道,“若是坤儿被点为状元,世人都道陛下偏袒,即便有才也会落人口舌。”
“如此一来,百官不仅觉得他有才,更替他委屈,名也有了,利也有了,既保全了陛下公正不阿的名声,也让坤儿不必被人攻讦,陛下向来深谋远虑,臣妾最是放心。”
皇帝心中快慰,揽她入怀,“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世人皆是争一时之名,而损半生之利,唯朕的皇后眼界格局非同一般。”
果不其然,翰林宴上,众人皆为傅坤鸣不平,傅坤却慨然一笑,朝柳如晖举杯,“当向柳兄学习务实之道,替陛下效力,为百姓谋福。”
寥寥数语,消弭了争端,也收揽了人心。
当年逞一时快意的少年,终究是练就了几分城府。
傅娆的预产期在六月初,百官与皇帝十分紧张,就连内阁几位老臣,也数次招来太医询问傅娆备产情形,中宫嫡子关乎江山社稷,百官祈祷傅娆生个太子出来。
郑氏帮不上忙,干脆搬去大报恩寺厢房住,日日跪在佛祖面前替傅娆祈福。
到了六月初一,坤宁殿已是严阵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