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捉虫) 封朔说:怪甜的……(8 / 9)
绍一块去了面坊。
面坊有资历的老师傅一共有五个,两个擅盘面,三个是绕面的好手。
所谓盘面,是把发酵好的面团遛条盘进一口专用饧面的大缸里,等面发酵好了,再捻成拇指粗的细条飞快绕上两根木杆子,这一步就是绕面,绕好的面还需要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成功的面拿去通风处晾晒,一根木杆子搭在高架上,把须面挂起来,另一根木杆子则用适当的力度拖着须面往下拉,拉到底了,那拇指粗的细条也就变成了粗细一致的挂面,晒干后可以保存很久。
这些做了几十年须面的老手做事不需要姜言意多嘴,每一步的工序都是刻在了骨子里的。
第一天做事,其他伙计兴致也高,想在姜言意跟前展露一番拳脚,个个都很卖力。
这些人中,最短的入行也有个五六年了,不知姜言意打灶放大锅,又订做了簸箕大的蒸笼是用来干嘛的,但姜言意让他们把放蒸笼的锅生火,他们也没敢提出异议,一切照做了。
姜言意瞧见挂出来的面条已经变成细丝了,便让伙计取下来,放进蒸笼里蒸熟后,继续像做挂面一样,用木杆子绕上蒸好的面条,再放到打好的土窑里烘干。
这土窑是专做烤全羊的那类土窑,姜言意打造时特意让泥瓦师傅往大了做的,一次性能挂近十根木杆子进去,封住窑口,底下再用炭火烘上几个时辰,面条里的水分就全干了。
这做法虽比不上后世的工业制造,但已经是在当下生产条件下最为快捷简便的法子。
烘干水分的方便面取出来,用铡刀切成面块。
因为绕蒸好的面条时疏密不一,切出来的面块也是各有各的丑法,受限于当下技术,姜言意只能让伙计们把切好的面块挑选一下,密些的面块到时候卖两文钱一块,稀疏些的则一文钱一块。
伙计们对做出的方便面很是惊奇,哪怕眼下没有调料酱,他们也直接烧了滚水,只放盐泡了一块面饼子。
无油炸的泡面吃起来口味本就寡淡些,加上没有特质调料酱,这碗只有咸味的泡面实在是称不上好吃,可伙计们还是兴奋不已。在今天之前,他们从未想过把面先蒸熟再烘干,就可以变成泡水即食的食物。
意识到这将是个赚大钱的路子,伙计们都不用姜言意激励,自己就乐意加班加点赶制面饼。
当天下午做好的那些面饼,姜言意带回古董羹店卖,因为是直接摆在门口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