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5 / 7)
直到天际大亮,战士们带着孩子才一个个回来。
衣服湿透,浑身冰凉,多数身上起了热。
苏梅帮着剥下他们的衣服,抱在怀里,一碗碗姜汤灌下,军被裹上,柴火烤起,半天,有人烧得昏昏欲睡,有人长舒一口气,缓过劲来。
赵瑾和林念营发烧了,苏梅明面上拿酒帮他们擦过腋下,手心、脚心,私下却握着他们的一只手,任异能于他们体内一遍遍游走。
其他孩子亦是如此。
没有人怀疑什么,只当随行的军医在治疗感冒上很有一套。
赵恪带着花永年、李俊才、张兴生最后回来的。
三人跟队伍里的另两人闹矛盾,半路分开了,应缓的战士赶过去,没有找到他们,急得差点崩溃。
童子军拉练悄然开始,轰然结束,让杨同光等一众将领深刻意识到准备的不足和行动中的一系列缺陷。
赵恪带领的特战队,同样因为经验的不足,暴露了诸多问题。
怎么说呢,那个时代,无论是战士、还是工人、农民,大家都有一种拼劲,越是短板,越就鼓着一股劲儿地想征服。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隔三差五,花样百出的拉练便出现了。
苏梅开始还担心地跟着去了几趟,七次之后,放平了心态,不去山上随他们受罪了,爱咋咋吧。
不可否认,在这样的特训里,无论是特战队队员,还是童子军都在飞速成长,几乎是一周一个样。
日子不知不觉进入了四月中旬。
这日苏梅随赵恪下班回家,远远地就见小瑜儿和甜甜各开着辆卡通狗的小军卡等在了军区门口。
苏梅跳下自行车,围着小军卡走了一圈,问打开车窗,咧着嘴冲她笑的小瑜儿:“玩具厂的李伯伯来了?”
“嗯,”小瑜儿点点头,道,“还有叔太爷和隔壁的季爷爷。”
苏梅看向赵恪。
略微猜出了三人来家的目的。
三月,军卡模型被外交部带出国,亮相在国际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展览上,接了大批的订单。
当时李厂长就后悔了。
后悔没听苏梅的话,拿了海盗船系列的模型图纸找冰城的船厂合作,做一套可以载人入海的小型船只。
特别是在军卡系列换回不少粮食,解决了周边村子缺粮的危机后,这种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