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6)
,因为杨于淳押粮草赴前线时,那八千兵卒被征用了。
如今的郇都,仅仅剩下五千守军。
凭着这五千守军,杨于淳硬生生守住了三个月。
箭矢早没了,火油早就尽了,收集桐油灯油,整个郇都城内已漆黑了一个多月了,唯一的火光就在城头上。
现在连灯油都用尽了,那就用滚水,挑井水上来烧开替代桐油。
滚石檑木也早没了,现在用的都是拆卸民房得来的砖石。
这城头上大多都是没有甲胄穿的民兵,正收起大刀长矛,趁着大战空隙整理凌乱的城头。
挑水的挑水,拆墙的拆墙,不断把砖石搬上城头垒好,每一个都冻了面目乌青双手红肿。
暮色四合,夕阳残红,远处天际尽头是皑皑白雪,信军营帐黑压压包围了整个郇都,一眼望不见尽头。
金锣声响,信兵如潮水般有序退去,但杨于淳知道,很快牛皮大鼓就会重新擂响,新一轮的战事又要开始。
信军车轮战,日夜不歇。
杨于淳心里明白,郇都快守不住了。
军备告罄,寒冷疲惫,三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杨于淳瘦了很多,疲惫让他双目布满血丝,声音已经嘶哑了,头脑疲倦到了极限嗡嗡耳鸣,但他依然坚定站着。
他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会倒下去,但他会坚守到最后一刻。
又一刻钟,沉沉的鼓声自城墙擂响,休息一轮的信兵黑压压如同潮水,踏过残雪再一次蜂拥而上。
杨于淳大喝:“擂鼓,迎战!!!”
他抽出佩剑,身先士卒。
又鏖战了三个昼夜,这一刻终于到来了,“禀左徒大人!东城头被凿开了一个口子!!”
“西边有信兵杀上来了,堵不住,急援!!!”
一个又一个急报,这一次,终于是没有办法再把敌军堵回去了。
大批大批的信兵攀上城头,与守军血战在一起,许多民夫民妇提着菜刀扑上去。
信将大声呐喊,降者不杀,可没人理会他!
这一刻是悲壮的,他们是郇人,要与郇国共存亡。
信王赏识杨于淳,数次让人喊话让杨于淳投降,杨于淳皆未应声。
身体有力竭的钝痛感,宝剑砍得卷了刃,他换了一把刀,继续血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