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6)
与张星野共进早餐的所谓客户其实是CNE已经用了近八年之久的HVAC系统供应商海普。
当初CNE已经在国内站稳脚跟, 海普刚刚进入中国市场,CNE最先选择与其合作,因为在这之前, 这家公司在美国与CNC有过合作,除了质量与成本这最基本的原因外, 也是看重了它的背景。
这原本是欧洲一家家族企业, 几十年, 从陆上到海上,航运、海工、海军,发展迅速, 最初与CNE的合作也是起自海上项目。这两年海普有意向要再开发自己的海上应用产品, 扩大投资。这样一来,遍布十几个国家的工厂,都会成为项目目标。
小钩子养出了大鱼, 如果CNE接下设计,大供应商就可能变成一个大客户。海普大老板这次过来原本只是因故而推迟的大中华区春节奖励式巡视, 可是来到凌海一共三天的行程, 就被CNE拿到了单独约见的机会。
长期的伙伴关系必然有近水楼台之势,但是这是两个完全单向的关系, 组织结构到业务之间没有任何重合之处,CNE能最先拿到入场券,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梁心伟。
心伟是张星野在美国读书时的同窗,当年两个人谈不上有多近, 因为心伟是个读书人, 张星野是个浪人,交集不多。毕业时,梁心伟是荣誉毕业生, 张星野已经创建了CNC,在施工现场灰头土脸的差点没赶上毕业典礼。
原本也只是这么个同窗之谊、点头之交,可是没想到,CNE起步中国艰难创业,拿得到项目,转不动资金,终于在快要枯死的时候,岳绍辉万里迢迢找来了一个担保人,这个人就是梁心伟。
一介书生,哪来的实力?
这时张星野才知道,这位不吭不哈、见了女人不如见了书亲、大学四年住了两年对门、经常抱怨他扰民的大书呆子居然特么是橡胶大王梁乃轩的大公子!
在他的担保下,CNE顺利拿到了贷款,同时转起了两个项目。梁大公子还就此参与项目组组建,当时他们三个人,百年常春藤,不折不扣的最强组合,为CNE在凌海踩下了最扎实的一步。
就在张星野准备拖他下水做长期担保、提款机的时候,梁心伟又返回美国,继续在一家研究机构做他的学问,只是每年会回来一起浪几天。这么多年,也成了亲哥们儿。
这一次他又是怎么会跟海普有了联系,张星野不得而知,只知道圣诞节在夏威夷一见面,这个连笑容都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